好山可是登临少,此地云胡应接多。
天自有初恢壮观,人非无故辄悲歌。
烟收三面平开镜,雨后双鬟对绾螺。
欲辩南徐古徐话,忍将名刻细摩挲。
【注】好山:指风景优美的山峰。接:接连不断。恢壮观:宏伟壮丽的景象。
烟收三面平开镜,雨后双鬟对绾螺。
烟:云气。三面:指东、南、西三面。平开镜:像平铺的镜子。绾:盘绕。
双鬟:形容女子的发髻。对绾螺:像盘旋的螺壳一样。
南徐:今徐州,古时为徐州府治。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叹自然景观的七绝。前四句写登高望远所见之景,最后两句抒发作者的感慨。全诗语言清新,意境优美,耐人玩味。
首联点明题意,“多景楼”在南京城北鸡鸣山上,是观赏长江和玄武湖景色的最佳地点。作者登上高楼,只见群山环抱,江水滔滔,但很少看到游人登山观景,于是发出了这样的感慨。
颔联写景,以议论作结。“天自有初恢壮观,人非无故辄悲歌。”诗人认为,天空自有宏伟壮丽的气势,人没有理由因自己的处境而悲伤。这里运用了对比手法,将自然景物与人类情感作了比较,表达了诗人豁达乐观的思想感情。
颈联写景,写登高望远所见之景。“烟收三面平开镜”一句,描绘出一幅云雾缭绕,宛如镜子一样的美景;“雨后双鬟对绾螺”一句,描绘出一幅雨过天晴,江上船只点缀如螺的画面。这两句诗通过写景,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与神奇。
抒发作者的感慨。“欲辩南徐古徐话,忍将名刻细摩挲。”诗人想在这里留下自己的足迹,但却被眼前的美景所吸引住,不愿离去。这里的“南徐”,是指南京。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留恋之情。同时,“忍将名刻细摩挲”也反映了作者对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