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适与康宁,山林只一人。
风流两晋旧,翰墨四朝新。
五裤歌宣化,三盘载演纶。
垂杨闲意绪,华顶老精神。
广乐千龄会,溟波几度尘。
壶中留白日,庭下拥朱轮。
荷嫩衣重制,兰馨佩更纫。
玉颓千日酿,俗蜕百年身。
赋里寻词客,桥边问应真。
灵光犹在鲁,商岭谩逃秦。
入社宜归洛,休耕不起莘。
骑箕渺何许,长啸玉楼春。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宋紫薇的《天台宋紫薇光禄挽章》。下面我将逐句解释诗句,并附上译文、注释和赏析。
- 闲适与康宁,山林只一人。
- 译文:在山水间寻找安逸与宁静,只有我一个人享受山林的宁静。
- 注释:“闲适”指的是悠闲自得的生活状态,“康宁”是指安康和安宁。“山林只一人”表明诗人独自欣赏自然的美景,没有他人相伴。
- 赏析:诗人通过“闲适与康宁,山林只一人”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生活的向往,以及在大自然中寻求心灵宁静的愿望。这种情感体现了古代文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 风流两晋旧,翰墨四朝新。
- 译文:继承了两晋时期的文风,书写了四代的新意。
- 注释:“风流”指文风,这里的“两晋”指的是东晋(317年-420年)和西晋(265年-316年)。“翰墨四朝新”中的“翰墨”指书写和绘画,“四朝”可能指的是北宋、南宋、元朝和明朝。
- 赏析:这句诗展现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同时也表达了他在书法和绘画方面的创新和成就。这种文风和技艺的结合体现了诗人的文化素养和艺术造诣。
- 五裤歌宣化,三盘载演纶。
- 译文:穿着五条裤子歌颂宣化,乘坐三盘车表演纶。
- 注释:“宣化”可能是指某个地名或事件,而“五裤”可能是某种服饰或者道具。“三盘”可能指的是某种交通工具。
- 赏析: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在宣化地区的活动场景,展现了他的生活方式和文化追求。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些风俗习惯。
- 垂杨闲意绪,华顶老精神。
- 译文:垂柳随风摇曳,展现出宁静的意境;华顶山上的老者显得精神矍铄。
- 注释:“垂杨”指的是垂柳,一种常绿树种。“闲意绪”形容心情宁静,思绪悠然。“华顶老精神”中的“华顶”指山顶,“老精神”表示老人精神矍铄,充满活力。
- 赏析:这两句诗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满足。同时,也赞美了老年人的精神状态和他们对社会的贡献。
- 广乐千龄会,溟波几度尘。
- 译文:盛大的音乐汇聚了千年的时光,沧海的波浪见证了无数次的变迁。
- 注释:“广乐”可能是大型的音乐表演或者庆典活动,“千龄会”指的是经历了几千年的历史长河。“溟波”指大海的波浪,“几度尘”表示经历了无数次的变迁。
- 赏析:这两句诗以宏大的时间跨度和自然现象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和对自然永恒的敬畏。
- 壶中留白日,庭下拥朱轮。
- 译文:壶中留下了白日的影子,庭院下拥着红轮的辉煌。
- 注释:“壶中”可能指的是酒壶或者茶杯,“白日”指的是阳光,“朱轮”指车轮,可能是指马车或者官轿。
- 赏析:这两句诗通过比喻手法,将自然景观与人的情感相联系,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生活的热情。
- 荷嫩衣重制,兰馨佩更纫。
- 译文:荷花刚刚绽放,需要重新制作衣裳;兰花散发出香气,需要佩戴新的香囊。
- 注释:“荷嫩”指的是刚长出尖角的荷叶,“重制”可能是指重新制作衣物。“兰馨”指兰花香气,“佩更纫”意味着佩戴新的香囊。
- 赏析:这两句诗描绘了春天的景象,通过对比新生与旧物,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喜爱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 玉颓千日酿,俗蜕百年身。
- 译文:经历了一千天的玉器已经磨损,人的生命也如同百年的老树一样消逝。
- 注释:“玉颓”可能是指精美的玉石雕刻品,经历了长时间的使用和磨损。“千日酿”指的是经过长时间的酝酿或发酵。“俗蜕”指世俗的束缚或变化。
- 赏析:这两句诗通过对时间的流逝和人生变化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无常的感慨和对超脱世俗的追求。
- 赋里寻词客,桥边问应真。
- 译文:在诗文中搜寻词人的足迹,在桥边询问真实的情况。
- 注释:“赋里”可能是指诗词歌赋,“寻词客”指的是寻找擅长诗词的人。“桥边问应真”中的“问应真”可能是询问真实情况或真相。
- 赏析: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文学创作的兴趣和对真实情况的探究。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社会的关注和思考。
- 灵光犹在鲁,商岭谩逃秦。
- 译文:虽然历史的光辉已经消失殆尽,但在商岭的山峦之中依然可以感受到秦朝的气息。
- 注释:“灵光”可能是指历史的光辉或智慧的光芒,“鲁”指鲁国,可能是春秋时期的一个小国。“商岭”可能指的是商朝的山脉,而“秦”则代表秦国。
- 赏析:这两句诗通过对比历史和文化的变迁,表达了诗人对历史文化的尊重和传承。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现实社会的思考和对未来的关注。
- 入社宜归洛,休耕不起莘。
- 译文:加入社团应当回到洛阳,不再耕作不再耕种。
- 注释:“洛”指洛阳,古都名,是当时的政治中心之一。“休耕不起莘”中的“莘”可能是指田野或农田,表示放弃农耕生活不再从事农业生产。
- 赏析: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政治和社会事务的关注以及对农业生活的放弃。同时,也可能反映了诗人对于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现实束缚的不满。
- 骑箕渺何许,长啸玉楼春。
- 译文:骑着箕星漂泊在远方,长啸于玉楼之上迎接春天的到来。
- 注释:“骑箕”可能是指骑着箕星飞行,这是一种神话传说中的飞行方式。“渺何许”表示不知道具体位置在哪里。“玉楼春”中的“玉楼”可能是指高耸的建筑或宫殿,而“长啸”则是放声歌唱或长鸣。
- 赏析:这两句诗通过描绘诗人乘风破浪、自由飞翔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美好时光的回忆。同时,也可能反映了诗人对于未来的美好期许和对现实的无奈感慨。
这首诗是一首典型的宋代诗歌,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深刻的意象,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对自然、历史的感慨。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丰富,是宋代诗歌的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