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中千亩不愿馀,颖也戏剧资轩渠。
湖州九原不可作,百年合浦今还珠。
玄卿浓淡知权变,淋浪迅疾如驰电。
为君击节赏此音,孝娥庙刻题黄绢。
君胡不歌石鼎联,两手笑拍弥明肩。
又不钓垂五十犗,六鳌一掣空重渊。
幻成群玉参差立,露梢点滴鲛人泣。
鹘落还从兔起时,一机才失嗟无及。
我住双岩峰下寺,梦断池塘无一语。
家山新绿报平安,万金堕眼宽西顾。
葛陂头角犹完全,镜中观影俱茫然。
坐令野人破屋壁,万里风烟生咫尺。

这首诗由谢随庵赵牧之所作,描绘了一幅墨竹的图画。下面逐句进行解释:

  • 诗中“胸中千亩不愿馀”,意指诗人心中充满了墨竹的意境和情感,如同拥有一片广阔的竹林,不愿意有任何多余的东西。
  • “颖也戏剧资轩渠”,这里指的是墨竹的线条曲折有致,如同戏剧中的表演一样,充满了戏剧性。
  • “湖州九原不可作,百年合浦今还珠”,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墨竹的喜爱之情,他希望能够将这种美好的艺术传承下去,就像湖州的九原之地曾经出现过的珍珠一样珍贵。
  • “玄卿浓淡知权变”,这里描述了墨竹的笔触变化丰富,浓淡有度,如同玄卿(古代书法家)的书法一样,充满了变化和韵味。
  • “淋浪迅疾如驰电”,这句诗形容墨竹的线条如同闪电一般快速而有力,给人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感。
  • “为君击节赏此音,孝娥庙刻题黄绢”,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墨竹的赞赏之情,同时也提到了孝娥庙刻文的故事,这是一种文化传承的象征。
  • “君胡不歌石鼎联,两手笑拍弥明肩。”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赵牧之的赞美之情,认为他能够创作出如此美妙的作品,让人感到非常高兴。同时,这里的“双手笑拍”也暗示了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
  • “又不钓垂五十犗,六鳌一掣空重渊。”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墨竹的赞叹之情,他认为墨竹的线条如同钓鱼时的竿子一样坚韧有力,能够支撑起整个画面的重量。同时,“六鳌一掣”则暗指墨竹的笔触如同神话中的六鳌一样神奇,能够创造出令人惊叹的艺术效果。
  • “幻成群玉参差立,露梢点滴鲛人泣。”这句诗描绘了墨竹的画面,如同一群美玉参差不齐地站立着,而露梢上的水滴则像是鲛人(神话中的水神)的泪水一样晶莹剔透。这些细节都展现了诗人对于墨竹的细致观察和深刻理解。
  • “鹘落还从兔起时,一机才失嗟无及。”这句话以动物比喻手法,形容墨竹的线条如同鹘鸟(猛禽)突然落下又从兔子身上起飞一样灵动多变,一旦失去机会便悔恨不已。这既表现了墨竹的生动活泼,也反映了作者对于艺术创作的热爱和执着。
  • “我住双岩峰下寺,梦断池塘无一语。”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隐居生活的向往之情,他希望远离尘嚣,生活在山水之间,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同时,也暗示了他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和感慨。
  • “家山新绿报平安,万金堕眼宽西顾。”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他希望自己能够通过绘画来传递家乡的美好,让远方的人们感受到家乡的温暖。同时,也暗示了他对于名利看淡的心态。
  • “葛陂头角犹完全,镜中观影俱茫然。”这句诗描绘了诗人对于绘画技艺的追求和自我提升的决心。他希望自己能够不断磨砺自己的画技,让自己的作品更加完美。同时,也反映了他对艺术的热爱和执着。
  • “坐令野人破屋壁,万里风烟生咫尺。”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风光的赞美之情,他希望通过绘画让更多的人欣赏到大自然的美丽。同时,也暗示了他对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的追求。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墨竹的描绘,展现了赵牧之高超的绘画技巧和深厚的艺术底蕴。他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手法,将墨竹的线条、形态、色彩等表现得淋漓尽致,让人仿佛置身于一幅美丽的画卷之中。同时,他也善于运用生活中的细节来增强画面的感染力,使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感受到画中所蕴含的意境和情感。此外,他还注重对于自然的描绘和表达,展现了自己对于自然的热爱和尊重,以及对生活的美好向往。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难得的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