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事三分二分了,策勋淑景还宜早。
野桃官柳嫌春少,却笑上林莺易老。
岂知老干空斗南,七八千岁春酣酣。
无人闻此不大笑,有口只与庄生谈。
金钟大镛在东序,瑚琏陆离杂雕俎。
歌工在列乐在悬,更复明堂须柱础。
一枝老我苕水湄,煮字不充亭午饥。
丹崖苍壁信手题,咏歌事业铭鼎彝。
杜侍郎在朝廷中,偶然得到“彝”字。
春事已经过去了一半,应该早早地为功勋庆祝。
野桃官柳都嫌春少,却笑话上林的莺易老。
难道不知道老树空对南斗,七八千岁春意正浓?
没有人听说不大笑,有人却与庄周谈论此事。
东序有金钟大镛,陆离的瑚琏装饰着宴席。
歌工在列乐在悬,更复明堂须柱础。
一枝老我苕水湄,煮字不充亭午饥。
丹崖苍壁信手题,咏歌事业铭鼎彝。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诗的首句点明主题,表达了对杜侍郎的祝贺之情;第二、三两句以桃花和柳树为例,表达了对春天的留恋;第四、五两句则是对上林莺的讽刺,认为它们容易衰老;第六句则表达了对杜侍郎的赞美,认为他的功绩如同南斗星座一样辉煌。
诗人转向了宴会的场景,描述了金钟大镛、瑚琏等贵重物品的摆放,以及歌工乐工们的表演情况。这些细节描绘了宴会的盛大和热闹。
最后两句则是对杜侍郎的个人感慨,他感叹自己已经老去,而杜侍郎的事业依然如日中天,让人感到敬佩。整首诗充满了对杜侍郎的敬仰之情和对春天的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