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风岂不声,默与静者吹。
凉月自入袖,默许静者知。
风乎岂必尔,月亦听所之。
静者亦若是,弗与俗子期。
俗方日日浮,静岂忍诡随。
山林隘乾坤,小大各有宜。
思君令人老,一见动岁时。
下塘通上塘,一苇何远而。
畴曩北山日,皂盖松间飞。
澄潜二三子,喜迓见睫眉。
著翁泉上亭,泉石讶久违。
透闸观涛澜,雪溅冰玉澌。
激翁技痒处,汹涌翻文辞。
【注释】
寄秋塘陈敬甫:作者写给秋塘陈敬甫的诗。华风:指春天的风。岂不声:难道没有声音吗?吹:吹动。凉月自入袖:凉月自然进入衣袖。默许静者知:静静地让人知道。风乎岂必尔:难道风一定要这样吗?亦:也。弗与俗子期:不和世俗的人相约。俗方:世俗的地方。日日浮:天天浮动。诡随:故意迎合。隘:狭窄。小大各有宜:大的可以容纳,小的也可以容纳,各有适宜之处。思君令(měng)人老:思念你使人感到衰老。见:同“现”,显现。动岁时:触动了岁月。下塘通上塘:下行的溪流通上行的溪流。一苇何远而:一根芦苇怎么那么遥远呢?畴曩(chóu nǎng):过去。皂盖松间飞:白色的车盖在松树林中飞翔。澄潜:清澈地流动。二三子:几个孩子。浚(jùn)翁泉上亭:清浚老人的泉边亭台。讶:惊讶。久违:好久不见。透闸观涛澜:从闸里观看江水波涛。雪溅冰玉澌(sī):像雪花一样溅到冰块上,像玉石一样碎开。激翁技痒处:激发了我出题的冲动。文辞:文采、言辞、修辞。【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写给秋塘陈敬甫的诗。此诗以写景为主,寓情于景,借景抒情,抒发诗人对陈敬甫的思念之情。全诗语言朴实,意境清新,含蓄蕴藉,韵味无穷。
首联两句,写春风拂面,微风吹过静谧的秋塘,给静物带来活力。
颔联两句,写明月照进衣袖,静静的人儿知道。
颈联两句,写风儿并不一定要吹动,月亮也会随着风儿飘来飘去。静静的人儿也是如此,不会违背自然的规律。
尾联两句,写山林虽小,却能容纳万物;人的心志也如此,无论大小都应各有所宜。
中间四句,写诗人思念朋友的心情,友人令自己感到苍老了。
最后四句,写诗人看到友人,感慨万千,仿佛看到了岁月。
整首诗通过景物描写,表达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