轸折徽残弦索乱,贴壁缘空暗尘满。
历声爆得黑髹皴,蛇腹庚庚成百断。
爨痕孰辨赝与真,古已往矣思古人。
木虽就槁声不槁,老龙弗吟谁解听。
得时郑卫嘈杂鸣,泯默韶頀喑咸英。
南风不竞愠若酲,林林俚耳安知此。
寰天满地浮俗子,还我知音子钟子。

破琴行

轸折徽残弦索乱,贴壁缘空暗尘满。

历声爆得黑髹皴,蛇腹庚庚成百断。

爨痕孰辨赝与真,古已往矣思古人。

木虽就槁声不槁,老龙弗吟谁解听。

得时郑卫嘈杂鸣,泯默韶頀喑咸英。

南风不竞愠若酲,林林俚耳安知此。

寰天满地浮俗子,还我知音子钟子。

注释:

⑴ 破琴行:指演奏破琴,以表达对古乐器的怀念与感慨。

⑵ 轸(zuǐ)折徽残弦索乱,贴壁缘空暗尘满。

⑶ 历声:指琴瑟等古乐器发出的声音。

⑷ 爨(cuàn)痕:指烧柴火的痕迹,这里比喻古代音乐的遗迹或痕迹。

⑸ 古已往矣思古人:指对古代音乐的怀念和对古人的思念。

⑹ 木虽就槁声不槁:意指即使木头已经枯萎,但声音依然悠扬动听。

⑺ 老龙弗吟谁解听:比喻古代音乐虽然已经消失,但后人仍然能够理解其内涵。

⑻ 得时郑卫嘈杂鸣:指在现代社会中,人们仍然喜欢郑卫之音,即当时流行的郑国和卫国的音乐。

⑼ 泯默韶頀喑咸英:意为在喧嚣的社会环境中,那些美好的音乐逐渐被埋没,只剩下微弱的声音。

⑽ 南风不竞愠若酲(chéng):比喻那些追求名利的人,就像醉酒后心情郁闷一样,无法自拔。

⑾ 林林俚耳安知此:意指那些庸俗的人,他们根本无法理解这种高雅的艺术。

⑿ 寰(huán)天满地浮俗子,还我知音子钟子:意为在这个充满庸俗气息的世界里,还有像我这样的知音,能够欣赏和理解古琴之美。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怀古琴之作,通过对古琴的描述和对其价值的抒发,表达了作者对古文化的怀念与赞美之情。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浓厚的文化氛围。

诗人以破琴为题,通过描绘古琴的残损和失传,引发对古代音乐的怀念和感叹。其中,“轸折徽残弦索乱”一句,形象地描绘了古琴因长期使用而出现的各种损坏状况,如弦索断裂、徽角脱落等,这些细节不仅展现了古琴的沧桑岁月,也反映了人们对其深深的珍视和保护之心。

诗人进一步通过“历声爆得黑髹皴,蛇腹庚庚成百断”等句子,描绘了古琴发出的悠扬声音及其所蕴含的深厚文化内涵。这些描述不仅让人感受到了古琴的独特魅力,也引发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思考和反思。

“南风不竞愠若酲”,这句诗巧妙地运用了比喻手法,将追求名利的人比作醉酒后心情郁闷的样子,暗示了那些只追求物质享受而忽视精神文化的人,他们的价值观和生活态度都是扭曲的。这种比喻既富有哲理,又深刻揭示了社会现象的本质。

“林林俚耳安知此”,这句话则以一种幽默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于庸俗之人的无奈与嘲讽。他们无法理解古琴的美妙之处,只能停留在表面的认知层面。这种对比不仅突出了古琴的独特魅力,也引发了人们对审美观念的思考。

这首诗以破琴为题,通过对古琴的描述和对其价值的抒发,表达了作者对古文化的怀念与赞美之情。同时,诗歌的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浓厚的文化氛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