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也贱者事,拊击谐吟讴。
吟成襦裤歌,谓尹当借留。
尹如黄颍川,又似韦苏州。
重临亦不恶,领略沧江鸥。
【注释】
东野:指孟郊。铜斗歌:即《孟东野集》,是孟郊的诗集名,“斗”字在这里取其谐音“豆”,豆有豆类,比喻人,也暗指诗人孟郊。张都承:张祜(823-901),字明远,唐代诗人。平江:今江苏苏州市。尹:指张祜的友人韦应物(737~796),字以道,号逍遥公,长安(今西安)人。黄颍川:指河南洛阳,唐时为州治,故称。韦苏州:指韦应物,见注释。沧江:指苏州城外的太湖。
【赏析】
这首诗是送别诗中一首很有名的作品。诗人把送别友人的心情融于对友人品行的赞颂之中。
首句点题:写友人在任上清廉自持,生活俭朴,因此很受百姓爱戴。
次句写友人与民相谐,善于抚慰和激励百姓。“拊击谐吟讴”中的“谐”通“协”,“拊”“谐”都有安抚的意思;“吟讴”都是歌唱的意思。意思是说友人善于抚慰、激励百姓,他们和睦相处,歌声嘹亮。
三句写友人为官清廉,深得民心。“襦裤歌”中的“襦裤”泛指平民的衣着。这里的“襦裤歌”指的是民众歌颂他的歌声,“谓尹当借留”中的“谓”通“谓语”,意思是说人们称赞他应该留下。
四句写友人为人宽厚,不计较个人得失,所以百姓爱戴。“尹如黄颍川”一句中的“尹”指的是张祜自己,“黄颍川”是指当时的洛阳,因为洛阳是当时的州治。“又似韦苏州”一句中的“韦苏州”指的是张祜友人韦应物。“又似”表示两人都很贤明,而“黄颍川”、“韦苏州”则暗指他们任职的地方。“重临亦不恶”的意思是说即使再次来此任职也不会有什么不好之处。这两句是作者赞扬了友人的高尚品德。
五句写友人性格豁达开朗,心胸宽阔,不为世俗所累。“领略沧江鸥”一句中的“领略”指欣赏、领会,这里的“领略”暗指作者本人。沧江即太湖之滨,这里泛指湖边一带。“鸥”指水鸟,这里泛指太湖边的景色。“领略”二字写出了友人对大自然的喜爱。
这首诗是送别诗中很有代表性的名作之一。全诗从赞美友人的人品开始,到赞扬友人的政绩,层层深入。结尾两句,既表明了自己对友人的敬仰之情,又表达了希望友人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良好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