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上陈言六万馀,一音清彻夜堂虚。
逢人若问经头字,但道从来不识书。

【赏析】

此诗写佛家“念经颂佛”的俗事。首句说,行者(出家人)在纸上诵读佛经,诵经六万多字。第二句说,他诵读的声音十分清晰,使夜深人静的寺院里一片空灵,仿佛连堂中的佛像都在倾听他的诵经声。第三句是说,如果有人问他诵经颂佛的目的,他会说,从没有听说过佛经中会讲到“颂佛”二字。第四句进一步解释:他诵经颂佛的目的,并不是为了颂佛,而是希望佛祖保佑人们远离灾难。最后一句是对前四句的总结与升华,表达了诗人对佛法的虔诚信仰和高尚情操。

全诗构思新颖独特,用语平白通俗,却能以简驭繁,寓深于浅,富有哲理。

【注释】

行者:僧人。

莲经:佛经名。

颂:歌颂。

陈言:旧话、旧词。

六万馀:指六万多字。

清彻:声音清脆悦耳。

夜堂虚:夜深时寺中寂静无声。

逢人若问经头字:有人问我诵经颂佛的目的是什么。

但道:《论语·子罕》:“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

识书:了解佛经。

【译文】

僧人在佛经上抄写六万多字。

诵读声音十分清晰,夜深时寺里寂静无声。

如果有人问他诵经颂佛的目的,他会说从未听说过颂佛二字。

诵读的目的是希望佛祖保佑人们,而不是颂佛。

【赏析】

这首诗描写一位出家人在深夜里虔诚地诵经颂佛的情景,表达了他对佛法的虔诚信仰及高尚的情操。首句写他在佛经上抄写六万多字,说明他虔诚地修行。第二句写他在深夜里诵读时,声音十分清晰,仿佛连堂中的佛像都在倾听他的诵经声。第三句是说,如果有人问他诵经颂佛的目的,他会说,从没有听说过佛经中会讲到“颂佛”二字。第四句进一步解释:他诵经颂佛的目的,并不是为了颂佛,而是希望佛祖保佑人们远离灾难。最后一句是对前四句的总结与升华,表达了诗人对佛法的虔诚信仰和高尚情操。

全诗构思新颖独特,用语平白通俗,却能以简驭繁,寓深于浅,富有哲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