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弃我取,人取我与。
弄业识团,无本可据。
毁于佛,谤于法,不入众数,分明有眼难缁素。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赏析能力。解答此题时,首先通晓全诗的意思,把握主旨大意;然后抓住关键词语,理解其表达的感情或作用;最后结合写作背景、手法及语言风格来分析评价。

“人弃我取,人取我与”,两句写佛经被人们遗弃而自己取用,别人取走的东西自己却施舍给他人。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佛教教义的认同和信仰,同时也体现了他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念。

“弄业识团,无本可据”,两句写佛经中的内容杂乱,没有固定的体系和依据。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佛教教义的批判,同时也揭示了他的哲学思想。

“毁于佛,谤于法,不入众数,分明有眼难缁素”,四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佛教的批评和反思。他认为佛教的教义并不正确,甚至有些荒谬和邪恶,不应该被人们接受和崇拜。同时,他也指出了佛教教义的本质,即它只是一种迷信和邪教,没有真正的智慧和道理可言。这四句诗既表达了他的批判精神,也揭示了他的哲学思想。

【答案】

示例:

偈颂一百三十三首 其七十八

(唐)白居易

人弃我取,人取我与。

弄业识团,无本可据。

毁于佛,谤于法,不入众数,分明有眼难缁素。

注释:

①人弃我取:比喻别人抛弃的东西,自己却能拾起并加以利用。②人取我与:比喻别人需要的东西,自己却能提供。③弄业识团:玩弄佛家的名词术语,缺乏真才实学。④无本可据:指佛家经典没有根据,没有条理。⑤毁于佛:指佛教徒诽谤佛教。⑥谤于法:指佛教徒诽谤佛法。⑦众数:指大多数人的看法。⑧缁素:指僧俗两界的人,泛指一切众生。⑨有眼:有眼睛的人,指聪明的人。⑩难缁素:难以为僧俗所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