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富如天圣嗣多。
海不扬波长熨帖,雨当指日肆滂沱。
火无就燥宜潜德,虏嗜残生必倒戈。
草木昆虫均化育,九州四海听讴歌。

【注释】

偈颂:佛教中的唱诵,是一种念佛的宗教活动。一百三十三首:这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的《偈颂》组诗,共有一百三十六首诗,这里只选了其中的一首。其一百十七:这是第一百零七首的简称。

寿富:长寿,富贵。

海不扬波:海面不扬起浪花。形容风平浪静。

熨帖:熨烫平整。比喻治理得当,安定无事。

肆滂沱:形容大雨倾盆而下。

火无就燥:火不要在干燥的地方燃烧。

潜德:隐藏自己的德行,不做作。

倒戈:倒向敌人,表示投降。

化育:养育和培育。

讴歌:歌颂,赞美。

【赏析】

这首诗以咏叹的口吻,赞颂了唐朝盛世的繁荣富强,同时也寄托了对国家长治久安的期望。首句“寿富如天圣嗣多”是说国家的寿命像天一样长久,子孙众多,这体现了作者对国泰民安的美好愿望。接下来的几句则描绘了一个风调雨顺、国力强盛的盛世景象。

诗中“海不扬波长熨帖”,用海水平静如镜来形容国家政治稳定,没有战乱,人民安居乐业;“雨当指日肆滂沱”,则用雨水滋润大地的景象来喻示国家的丰衣足食,人民的生活幸福美满;而“火无就燥宜潜德”一句,则是说火灾发生时,人们能够隐藏自己的美德,不被外界干扰,保持内心的宁静和善良。
最后两句“草木昆虫均化育,九州四海听讴歌”,则进一步强调了国家的统一和稳定,以及人民的和谐共处。整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哲理,通过对自然现象的描述,表达了对国家繁荣富强的赞美之情,同时也体现了作者深沉的民族情感和责任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