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种种形,说种种法。
形法皆非,假名菩萨。
更于诸相觅圆通,当人正眼俱戳瞎。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岛所作,表达了对佛教中“假名菩萨”的讽刺。下面是逐句的译文和注释:

三十二应赞

  • 这句诗可能是在描述一个特定的颂文或经文,其中提到“三十二应”这个数量。这可能是指某种修行、法门或者教义的分类或级别。

现种种形,说种种法

  • 这是佛教中常见的说法,指的是众生(包括菩萨)通过不同的形态和说法来显现佛法。这里的“种种形”和“种种法”指的是各种不同的形式和解释。

形法皆非,假名菩萨

  • “形法皆非”意味着这些外在的形态和说法并不是真实的,它们只是一种幻象。而“假名菩萨”则指出了这些幻象背后的真相——真正的菩萨是不会通过这些外在的形式和说法来显现自己的。

更于诸相觅圆通

  • “诸相”指的是所有的事物和现象。这句话的意思是,人们应该超越对这些事物的执着和迷恋,去寻找真正的圆通之道。

当人正眼俱戳瞎

  • “正眼”在这里指的是正确的见解和理解。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人们能够摆脱对表面的执着,就能够看到事物的真实面目。这里的“戳瞎”是一个比喻,表示能够看清问题的本质,不再被表象所迷惑。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佛教中的“假名菩萨”进行批判性地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于表面现象和执着的看法。贾岛通过简洁有力的语言,传达了一个深刻的思想,即我们应该超越表面的层次,追求更深层次的理解。此外,这首诗也体现了佛教中关于空性的思想,即一切现象都是虚幻的,我们应当认识到这一点,从而获得真正的解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