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坳寒贮玉,非沼又非渠。
捉月弄清浅,把山摇碧虚。
久晴应不竭,积雨亦无馀。
陆羽来题品,他泉定弗如。

《掬泉》是宋代诗僧释元肇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以其独特的意境和深刻的内涵,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赞美。下面将逐句解读这首诗:

  1. 一坳寒贮玉:描述的是泉水从山坳中流出,如同一块冷玉一般晶莹剔透。这里的“一坳”指的是山坳,而“寒贮玉”则形容泉水在寒冷的环境中依然保持其纯净无瑕的特质。这种描绘不仅形象生动,更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敏锐观察和深刻感受。

  2. 非沼又非渠:这里用“沼”和“渠”来比喻其他普通的水源,强调了这一泉水的独特之处。它既不是池塘那样平静,也不是大河那样汹涌,而是以一种独特的方式存在于大自然中,这种对比增强了诗句的深度和艺术感。

  3. 捉月弄清浅:描绘了泉水清澈见底的景象,仿佛能抓住月亮的光芒一样。这里的“捉月”是一种夸张的说法,用以表现泉水的清澈程度,同时也寓意着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

  4. 把山摇碧虚:形容泉水流动时带动周围的山谷,使其显得更加翠绿和生机勃勃。这里的“碧虚”指的是山间的绿色,通过“把”字的使用,表现了泉水对周围环境的积极影响,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5. 久晴应不竭,积雨亦无馀:表达了无论天气如何变化,这一泉水都不会枯竭,始终保持着清新与活力。这两句诗不仅反映了自然界的恒久不变,也象征着诗人坚韧不拔的精神和对美好事物的持久追求。

  6. 陆羽来题品,他泉定弗如:以唐代著名茶学家陆羽作为引子,表明这一泉水的品质超越了其他泉水。这不仅是对泉水本身的一种肯定,也是对诗人创作才能的一种赞赏。同时,这也反映了诗人在诗歌创作中的自信和对传统美学的重视。

通过对这首诗的逐句解读,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其丰富的内涵和艺术魅力。这首诗不仅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更是对生活、自然和人类情感的深刻反思和表达。通过对这些元素的细致分析,可以更好地把握诗歌的整体意境和主题,进一步欣赏和理解宋诗的魅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