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住瑞峰,去住瑞岩。
未操雪曲,且打乡谈,天上人间一十三。

【注释】

瑞峰:山名,指庐山。

雪曲:佛教梵语,即佛曲。

乡谈:方言、土语。

一十三:泛指人间世事。

【译文】

住在瑞峰,离开时又回到瑞岩,还没有操练过雪曲,暂且打起乡谈。

【赏析】

这是一首偈颂诗。偈颂是唐代以后流行的一种宗教和民间诗歌,内容大都宣扬佛理,歌颂功德,或讽喻世态人情。此偈颂用七言诗形式,描写了作者游历庐山的见闻,并抒发了其对世事无常的感叹。

首句“来住瑞峰”写自己来到庐山的情景。瑞峰,为庐山之一高峰,山上云雾缭绕,风景秀丽,是庐山著名的风景区。作者来到庐山后,便在这座山峰上驻足,流连忘返。

次句“去住瑞岩”,写自己离开庐山时的情形。瑞岩,为庐山另一高峰,与瑞峰隔溪相望,高耸入云。作者离开庐山前,也曾到瑞岩游览。

三、四两句“未操雪曲,且打乡谈”,写自己在庐山期间的情况。“雪曲”,即佛曲。佛曲是佛教音乐,以唱诵经文为主,曲调悠扬动听。作者初到庐山时,还未学会弹唱佛曲。“乡谈”,即方言、土语。此处指的是庐山一带的俗话、方言,因为作者在庐山期间,曾长期与当地百姓生活在一起,因此熟悉当地的方言、俗语。

五、六句“天上人间一十三”,写作者对世俗人生的感慨。“天上人间”,泛指人世间的一切事物。“一十三”,泛指人间的许多事情。作者认为,人生在世,如白驹过隙,转眼之间,就会消逝在茫茫人世之中,成为过眼烟云。因此,他不禁发出感叹:“天上人间一十三。”

整首偈颂诗通过描写自己在庐山期间的所见所闻,表达了作者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之情。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于佛法修行的执着追求以及对世事的淡然处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