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泉卖身,只贪小利。
道吾舞笏,一味鬼戏。
百丈卷席,翻成钝置。
赵州吃茶,太煞客气。
老大隋更是没巴鼻,僧问佛法的的意,却道山前麦熟也未。

【注释】

偈颂八十五首 其四十二:指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赠荷花》。这首诗是李商隐在南泉寺(今浙江天台县)时所作的一首偈语,用“南泉”、“道吾”等典故讥刺当时的佛教徒。

  1. 南泉:指唐贞元末年著名高僧惠能(俗姓卢,法号惠能)。他原为黄梅(今属湖北)人,后在韶州(今广东韶关)大梵寺落发。后来在南泉寺当了和尚,因此后人称他为“南泉禅师”(即“南泉和尚”)。
  2. 只贪小利:指南泉禅师只追求个人利益,不关心社会。
  3. 道吾舞笏:指禅宗祖师惠能为了表示自己得道成佛,曾作舞棍状,以示与常人不同,后来人们把这种行为称为“舞笏”。
  4. 一味鬼戏:指禅宗祖师惠能虽然有非凡的才能,但只是玩弄玄妙、荒诞之词句,没有真正领悟禅宗教义。
  5. 百丈卷席:指唐代高僧百丈怀海。他曾在黄梅五峰山建了一座寺院,并在那里讲经说法。后来人们将这种讲经说法的活动称为“卷席”,也就是“坐堂说法”。
  6. 赵州吃茶:指唐代名僧赵州从谂。他曾在赵州观音院里住过一段时间,后来人们称这种禅学活动为“吃茶”。“吃茶”是一种禅宗修行方式,即坐禅打坐,默念佛号,不言语、不思考。
  7. 太煞客气:指禅宗祖师惠能虽然能够领悟禅宗真谛,但仍然保持谦虚的态度。
  8. 老大隋更是没巴鼻:指禅宗祖师惠能虽然已经悟道,但在世俗观念中仍然没有立足之地,被人嘲笑。
  9. 僧问佛法的的意:指禅宗祖师惠能对佛法的解释和理解。
  10. 山前麦熟也未:指禅宗祖师惠能对佛法的理解并不深刻,不能真正领悟佛法的真谛。
    【赏析】
    这首诗是李商隐在南泉寺时所作的一首偈语,用“南泉”、“道吾”等典故讥刺当时的佛教徒。诗中的主人公是一位禅宗大师,他的言行举止都体现了禅宗的特点。他卖身是为了得到一些小利益,这与禅宗的宗旨无关。他舞笏是为了表现自己的神通广大,但这只是表面的功夫,并不能真正领悟禅宗的真谛。他的行为让人感到好笑,因为他既不懂得禅宗的道理,又不愿意承认自己不懂佛法。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禅宗的看法。他认为禅宗是一种独特的修行方式,需要通过实践来领悟。然而,禅宗的真正内涵并不仅仅是表面的功夫和形式,而是需要深入思考和体验的。因此,作者认为禅宗的真正意义在于领悟佛法的真谛。而要领悟佛法的真谛,必须摒弃世俗观念的束缚,才能真正地领悟禅宗的本质。
    这首诗通过对禅宗大师的描绘,传达了一种对禅宗的独特看法。它鼓励人们要勇敢地面对自己的缺点和不足,通过实践和思考来不断成长和进步。同时,它也提醒人们要尊重和理解不同的观点和文化传统,以促进人类的共同进步和发展。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