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花李花白,杏花桃花红。
的的正法眼藏,的的古佛心宗。
灵云老几曾梦见,道得底都是脱空。
叵耐螺江钓鱼船上翁,丝纶倒把搅春风。
诗篇翻译
梨花如雪,李花似雪,杏花、桃花也如此。
这世间的一切,都是佛陀的眼睛所见到的。
灵云老僧曾梦见古佛,悟得一切皆是空,道尽了解脱之道。
那渔夫在螺江钓鱼,他的鱼线却搅动了春风吹拂的湖面。
注释解释
- 梨花:指的是白色的花朵,常在春天开放。
- 李花:与梨花相似,也是白色的。
- 杏花和桃花:同样为春季常见的红色花朵。
- 的的:在这里用作代词,意为“这”。
- 正法眼藏:指佛陀的智慧,能够洞悉一切真理。
- 古佛心宗:指佛教中对佛陀智慧和慈悲的领悟,是古时修行者追求的精神境界。
- 灵云老几曾梦见:灵云,可能是指一位高僧或导师;”梦见”在这里表示灵云曾有所悟,但具体是何事不详。
- 道得底都是脱空:这里的“道”指修道、修行;“底”是古汉语中的“都”;“脱空”意味着超脱世俗,超越一切表象。
- 叵耐螺江钓鱼船上翁:螺江(可能是地名),钓鱼船,翁指老人。
- 丝纶:这里指钓鱼用的钓线。
- 搅春风:形容风势强烈,能搅动水面,比喻影响深远。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偈颂,以自然景物作为引子,表达了对佛法深邃理解的赞美。通过观察自然界的花朵颜色,诗人引出了对佛法中空性的理解和领悟。诗句中蕴含着一种宁静、超然的氛围,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智慧。最后两句,诗人将这种智慧和感悟与世俗生活相联系,展现了一种超越物质世界的哲学思考。整体上,这首诗通过自然景物的描述,传达了一种超越物质世界的精神境界,是对人生和宇宙的一种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