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从天上去,元不离地下。
今归地下来,亦不离天上。
上下无间,来去无差。
天河秋一雁,砧杵夜千家。

【注释】

偈颂:唐代佛教禅宗中用以诵读佛经或颂扬佛陀的韵文。

偈颂一百三十六首:这是一首偈颂,共有136首。

其三十五:是第136首偈颂。

昨从天上去:昨天我从天上下来。

元(yuán):本来。

不离地下:没有离开过地面。

今归地下来:现在我又回到地面上来。

亦不离天上:也没有离开过天上。

上下无间:上下之间没有间隔。

来去无差:往来之间没有差错。

天河秋一雁:秋日里,在天河(银河)上飞过一只大雁;一,数词,用于泛指。

砧杵夜千家:晚上,成千上万的人家响起了捣衣的梆子声。

【赏析】

此诗以问答形式,抒发诗人对人生归宿的思考。前两句“昨从天上去,元不离地下”写诗人由天而降,又由地而升,始终没有离开过人间世界,表现了诗人对人生的豁达和乐观态度。后两句“今归地下来,亦不离天上。”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人生归宿的看法,认为人无论身处何方,都应保持一颗平常心,不因世俗的荣辱得失而改变自己的本性。最后两句“天河秋一雁,砧杵夜千家”,则通过自然界的景物,表达了诗人对人间生活的热爱和向往。整首诗意境高远,寓意深远,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