涅槃心,差别智。
明之既难,会之不易。
如千手异执千目异顾元同一身,似万派争流百川竞注皆归一水。
差之毫釐,谬以千里。

这首诗是一首佛教偈颂,主要讲述了涅槃心和差别智的关系。以下是逐句的翻译、注释和赏析:

  1. 涅槃心,差别智。
    译文:达到涅槃的心,是具有智慧的差别之心。
    注释:涅槃(梵文:निर्मद्ध),意为“最终的休息”或“永恒的安宁”,是一种修行者通过断除一切烦恼而达到的境界。涅槃心即指修行者达到涅槃状态后所具备的心态。差别智指的是能够洞察事物本质的智慧,这种智慧使得修行者能够超越表面的现象,看到事物的真实本质。
    赏析:这句诗强调了达到涅槃状态后的心态——即涅槃心——与具有智慧的区别性心态之间的关联。修行者在追求涅槃的过程中,需要运用智慧来分辨不同的现象和本质,从而达到对真理的领悟。

  2. 明之既难,会之不易。
    译文:理解其道理既困难,把握其精髓又不容易。
    注释:明之既难,意味着理解涅槃心的道理非常困难。这里的“明”可以理解为对涅槃心的理解、领悟或认识。会之不易则是指把握涅槃心的智慧精髓也非常不容易。这里“会”指的是理解和把握的意思。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理解涅槃心和把握其智慧精髓的困难程度。这可能是因为涅槃心本身蕴含着深奥的哲理,而且这些道理往往不是一眼就能完全理解的。同时,把握涅槃心的精髓也需要修行者不断地实践和体验,才能逐渐领会其中的深意。

  3. 如千手异执千目异顾元同一身,似万派争流百川竞注皆归一水。
    译文:如同有千只手在操作不同的对象,千只眼睛在观察不同的景象,但它们的源头和终点却是一个整体,就像万条河流争夺着流入同一条江河一样。
    注释:这句话通过生动的比喻来描述修行者面对涅槃心时的不同理解和实践。千手和千目的意象分别代表了修行者对涅槃心的多种理解方式和观点。尽管这些理解方式和观点各不相同,但它们都指向同一个源头——涅槃心。万派争流和百川竞注则形象地比喻了各种不同的修行方法和实践路径。最后,百川竞注的归一水则强调了这些不同路径最终都会汇入同一个目标——涅槃心的实现。
    赏析:这个比喻非常形象地表达了修行者在追求涅槃心的过程中所面临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虽然他们有不同的理解和实践方法,但这些方法最终都是为了达成一个共同的目标——达到涅槃心的状态。这也反映了修行者在追求真理过程中的坚持和努力。

  4. 差之毫釐,谬以千里。
    译文:相差一点儿,谬误可以导致千里之远。
    注释:这句话强调了即使是微小的错误也可能带来巨大的后果。这里的“差之毫釐”指的是微小的差异或误差,“谬以千里”则表示这种错误可能导致非常远的后果。
    赏析:这句诗提醒修行者在进行修行时必须谨慎,避免因小失大。任何微小的偏差都可能影响最终的修行成果。因此,修行者应该时刻保持警惕,确保自己的行为和理解始终符合涅槃心的要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