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入高空,蛩吟古砌。
剧谈不二门,单明第一义。
瞎却眼,塞却耳。
听得分明见得亲,不必龙华亲授记。
【注释】
雁(yuàn)入高天,蛩(qióng)吟古砌。剧谈(jié tán)不二门,单明第一义。瞎却眼,塞却耳。听得分明见得亲,不必龙华亲授记。
【赏析】
这首偈颂是一首咏物诗,诗人以雁、蟋蟀的鸣叫声来比喻禅理,通过雁和蟋蟀的不同鸣叫,表达了禅宗的“不二法门”。
“雁入高空,蛩吟古砌”。雁与蛩是两种不同的动物,它们在高空和地上鸣叫,形成鲜明对比。这里,“雁”与“蛩”都是比喻,分别指代禅师和弟子。雁在高空中飞翔,象征着禅师的心境;蛩在古砖上呜叫,象征了弟子的心境。这种不同之处正是禅宗的“不二法门”,即“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一切现象都有其本质的一面和另一面。
“剧谈不二门,单明第一义”。“剧谈”指的是禅宗的辩论,而“不二门”则是指禅宗的核心教义,即“不二法门”。“单明第一义”中的“单明”指的是禅宗的“直心”,而“第一义”则是禅宗的核心教义。这里的“单明”强调了禅宗对于事物的洞察能力,能够直接明了地理解事物的本质。
“瞎却眼,塞却耳。听得分明见得亲,不必龙华亲授记”。“瞎却眼”意味着禅宗教导人们要去除主观偏见,用客观的眼光去看待事物;“塞却耳”则是指禅宗教导人们要放下执着,用平和的心态去面对事物;“听得分明见得亲”则是说禅宗教导人们要以直接明了的方式去理解事物;“不必龙华亲授记”则是指禅宗教导人们要独立自主地去领悟禅宗的教义。这些教导都是在强调禅宗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这首诗通过对“雁入高空”、“蛩吟古砌”等景物的描绘,以及“剧谈不二门”、“单明第一义”等禅宗教义的阐释,展现了禅宗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同时,这首诗也通过对雁和蛩的不同鸣叫的比喻,表达了禅宗的“不二法门”,即“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一切现象都有其本质的一面和另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