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理深谈,语非语,默非默。
量材补职,武是武,文是文。
用舍临时,剸裁在我。
只如将丈六金身作一茎草用,将一茎草作丈六金身用。
寰中天子敕,塞外将军令。

这首诗的翻译是:“深入讨论道理,言语不是言语,沉默不是沉默。衡量才能适合职位,武力是武力,文化是文化。是否使用或放弃取决于当时的情况,裁断在我手中。就像将一茎草当作丈六金身那样使用,或者反过来,将丈六金身当作一茎草一样使用。”

注释:“偈颂”,一种佛教中的诗歌形式,通常用来解释佛经中的某些难懂的词汇和概念。这里的“偈”是指这种形式的诗,“颂”是指对某物、某人或某种状态的赞美。

“入理深谈”,深入讨论。

“语非语”,指语言本身并不是真实的,而是需要通过思考来理解的。

“默非默”,沉默本身也不是真正的沉默,而是需要通过思考来表达的。

“量材补职”,衡量自己的才能适合担任什么样的职位。

“武是武,文是文”,强调无论是武力还是文化修养,都应该得到适当的发展和运用。

“用舍临时”,根据情况来决定是否使用某种手段。

“剸裁在我”,裁断权在于自己。

“只如将丈六金身作一茎草用,将一茎草作丈六金身用”,比喻说,如果将一个高大的人比作一根草,那么这个草也能代表一个人的价值;而如果将一根小草比作一个高大的人,那么这个人也代表了一个草的价值。这是一种象征性的表达方式。

“寰中天子敕”,在广阔的天地之间,天子的命令可以无所不至。

“塞外将军令”,在边远的地方,将军的命令也能得到执行。

赏析:这首诗通过对“理”、“言”、“默”、“才”、“武”、“文”、“用”、“舍”、“剸”、“身”等关键词的运用,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哲理的独特见解。他认为,语言和沉默都有其深刻的含义,应该通过思考来理解和体验。同时,他也强调了人的能力和价值不应该被局限在某一种形式上,而应该得到全面的发展和运用。最后,他以将人比作一茎草或一丈六金身为喻,表达了他的哲学思想和人生态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