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不生,今日不灭。
出入飞鸢岭,未曾有出入。
洞山不曾到,投子不相识。
若道嗣德山,未免自屈抑。
象骨巍巍摩碧空,寒泉皎皎浸明月。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及手法的分析鉴赏能力。
1.理解诗意:
“昔日不生,今日不灭”的意思是说,过去没有生过(人),今天也不会死。
“出入飞鸢岭,未曾有出入”的意思是说,飞鸢岭是出入的地方,但从来没有人出没其间。
“洞山不曾到,投子不相识”的意思是说,虽然洞山和投子都是名胜,但作者从未到过它们之中的任何一个。
“若道嗣德山,未免自屈抑”的意思是说,如果认为要继承德山,那未免自己太谦恭了。
2.理解炼意:
此诗为颂德之作。全诗以咏叹口气,表达了作者对德山的景仰之情。
3.分析炼意:
第一句“昔日不生,今日不灭”,是说德山之景,在时间上既无生也无灭,它存在于过去,又存在于现在;它存在于未来,又存在于现在。
第二句“出入飞鸢岭,未曾有出入”,是说无论有人从山上来、从山下去,都不曾有人真正地进出过这个风景优美的地方。
第三句“洞山不曾到,投子不相识”,是说德山与洞山、投子三山一样,虽名山大川,却无人真正到访过。
第四句“若道嗣德山,未免自屈抑”,是说如果只是要继承德山的话,那么作者就不免要自我贬抑一番了。
4.赏析:
此诗以咏叹口气,表达了作者对德山的景仰之情。诗人用“昔日不生,今日不灭”“出入飞鸢岭,未曾有出入”“洞山不曾到,投子不相识”等诗句,表现德山风光的秀美,同时表达出对德山的景仰之情。诗人用“若能继承德山的风骨,就未免自己过于谦虚了”来表明自己的心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