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是谤,默是诳。
语默向上一机,佛祖闻而胆丧。
曾郎辊三个木毬,德山挥一条白棒。
尽是弄精魂,呈影像。
何似脚指筑著,挨门拶著。
卷帘见著,堪作衲僧榜样。
一声鹤唳千峰上。
【解析】
- 本诗是一首偈颂,偈颂即佛家偈文、颂赞之属。“偈”就是佛教徒念诵的韵文。“颂”就是佛教徒歌颂佛陀功德的文字。“一百零九首”指《祖堂集》所载的一百零九首偈子中的第七十三首。“曾郎辊三个木毬”,曾郎,指僧曾禅师。辊,用棍棒打,形容僧人用棍棒打人。“木毬”指木制的球。
- “语是谤,默是诳。语默向上一机,佛祖闻而胆丧。”语是诽谤,默是欺骗,语和默合起来是一机,佛祖听了就会心惊肉跳。这两句写禅宗的不立文字的主张。
- “曾郎辊三个木毬,德山挥一条白棒。尽是弄精魂,呈影像。”曾郎,指僧曾禅师。辊,击打,形容僧人用棍子打人。木毬,指木制的球。德山,指德山和尚。白棒,指禅杖。这三句写禅宗的棒喝法。
- “何似脚指筑著,挨门拶著。”何似,像什么。脚指,比喻禅门中人的棒喝。筑著,击打,形容僧人用棒打人。挨门拶著,意思是像敲锣打鼓一样地敲着门。这三句写禅宗的棒喝法。
- “卷帘见著,堪作衲僧榜样。”卷帘,形容禅宗的看话禅法。见著,指看到。堪作,可以作为。这三句写禅宗的看话禅法。
- “一声鹤唳千峰上。”鹤唳,传说中有一只仙鹤飞过时发出的声音,叫得天翻地覆,因此人们把它的叫声称为“唳”。千峰,指千重山峰。这三句写禅宗的看话禅法。
【答案】
译文:
说坏话是诽谤,不说话是骗人。说话和沉默都是一机,佛祖听了都感到胆战心惊。曾郎用棍棒打木球,德山用禅杖敲打。他们玩弄的都是灵魂和影子。不像我们用脚尖敲打墙壁,敲得满城风雨。卷起窗帘来一看,真是做和尚的好榜样。
赏析:
此偈颂以问答形式写成。第一句提出问题:“说什么?”第二、三句回答这个问题:“不说话。”“说什么”与“不说”对举,说明禅宗反对一切言语。接着指出:“说”和“不说”,“说”与“不说”都是一机,佛祖听了都会胆战心惊。这里强调了禅宗不立任何语言文字的立场。第四、五句进一步解释这一立场。“曾郎”、“德山”都是禅宗著名禅师的名字。“曾郎”即僧曾禅师,他常用木球击打来考验学人是否悟道,“辊”在这里是击打,形容僧曾禅师用力过猛,用棍棒打人,形象生动地表现了禅宗不立文字的特点。“德山”即德山和尚,他善于用禅杖敲禅座来考察学人是否有悟性。他用禅杖敲禅座的动作形象地表现出他的禅法特点。“辊”“敲”两字分别表示打击、敲打的意思,二者连起来就是用棍棒击打,形象地表现出禅宗棒喝的特征。最后一句“尽是弄精魂,呈影像”是对前两句的解释说明,它表明说或不说、动或静都是一种幻相,只有通过看话禅来认识真谛才是可靠的。
全诗运用了设问、否定等修辞手法,语言简炼通俗,通俗易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