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门之门须得门而入,无意之意须得意而通。
一扇西兮一扇东。
【注释】:
偈颂一百零九首 其七十
无门之门须得门而入,无意之意须得意而通。
一扇西兮一扇东。
“无门之门”,指禅宗的不立文字、直指人心之道,即“教外别传”或“心宗”。禅宗讲究“顿悟”,认为人皆有佛性,只要“顿悟”,就可以达到“自性清净”、“与佛如来同体大悲”。
“意”是禅宗的核心概念,“意”就是“心”。
“一扇西”,指禅宗的“西天”(印度)法。
“一扇东”,指禅宗的“东土”(中国)。
【赏析】:
这是一首禅宗诗。全诗以禅宗“无门”(教外别传,心法)为背景,写禅僧参究时的一种境界。
开头两句“无门之门须得门而入,无意之意须得意而通”是说禅宗的“无门之门”,必须经过“得门而入”的途径才能悟入。所谓“得门而入”,也就是“顿悟”的意思,只有“顿悟”才能“得意而通”,达到“自性清净”、“与佛如来同体大悲”的境界,所以,这两句是说禅宗的“无门之门”,必须通过“顿悟”才能悟入。
中间两句“一扇西兮一扇东”是说禅宗的“一门(西天法)”,必须经过“得门而入”的途径才能悟入。所谓“得门而入”,也就是“顿悟”的意思,只有“顿悟”才能“得意而通”,达到“自性清净”、“与佛如来同体大悲”的境界,所以,这两句也可以说是对上句的进一步说明。
这首诗从表面上看,似乎在写禅宗的“无门之门”,实际上,它所表述的正是禅宗的“顿悟”之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