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水昔年人不见,梵僧来说始知名。
飞扬半杂烟岚气,断续全同风雨声。
四壁倚空疑鬼凿,一峰当面自天成。
虽然未作山中住,曾到山中梦亦清。
诗句如下:
-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 原文与译文:《雁荡大龙湫》中这句诗“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以生动的比喻和夸张的手法,描绘了大龙湫瀑布的壮丽景象。诗人通过对瀑布水流的直接描述,将瀑布的高耸、奔放之势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时也赋予了瀑布一种超凡脱俗的美感,仿佛一条银河从高空倾泻而下。
- 赏析:此句诗通过“三千尺”和“九天”这两个极具视觉冲击力的数字,展现了瀑布的高度和落差,使人仿佛能够感受到那磅礴的水势和惊心动魄的自然力量。这种强烈的视觉印象,使得读者在心中形成一幅宏大的瀑布画面,激发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 石壁开云梦自成,水声断续雨声频
- 原文与译文:《雁荡大龙湫》中这两句“石壁开云梦自成,水声断续雨声频”则描绘了瀑布周围环境的宁静与神秘。诗人以“石壁开云梦”形容瀑布周围的岩石如同梦境般美丽而神奇,而“水声断续雨声频”则表达了瀑布水声时断时续,仿佛与雨声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了一种既静谧又充满生命力的氛围。
- 赏析: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力,将瀑布周围的自然景观与神话传说相结合,创造出一个既现实又梦幻般的场景。这种艺术手法不仅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也让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体验到了一种超脱现实的美感。同时,诗人还通过描写瀑布与雨声的交织,传达出大自然和谐共处的哲理,引发人们对生命和自然的深刻思考。
- 四壁倚空疑鬼凿,一峰当面自天成
- 原文与译文:《雁荡大龙湫》中的“四壁倚空疑鬼凿,一峰当面自天成”两句诗,则进一步描述了大龙湫瀑布的壮观景象。诗人以“倚空”来形容瀑布四周的崖壁仿佛凭空而起,给人一种突兀而强烈的视觉冲击;而“一峰当面自天成”则描绘了山峰直插云端,似乎天生如此,无需任何雕琢,自然而又高洁。这些描写不仅突出了瀑布的雄伟与自然之美,也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和敬仰。
- 赏析:这两行诗通过对大龙湫四周环境的精细刻画,构建了一个既宏伟又细腻的艺术画面。诗人通过这种对比和衬托,不仅增强了诗歌的画面感,也让读者更加深刻地感受到大龙湫瀑布的气势与魅力。同时,这也体现了诗人深厚的艺术功底和独特的审美情趣。
《雁荡大龙湫》这首诗不仅是一首表达诗人对大自然美景赞叹的诗作,更是一篇具有深厚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的作品。通过对大龙湫瀑布及其周边环境的描绘,诗人展现了其高超的文学才华和对大自然的深刻理解。这首诗不仅让读者领略到了大龙湫瀑布的壮丽与神奇,更启发人们去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生命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