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万里行,河畔草青青。
青草有衰歇,远行无期程。
秦既灭六国,驱民筑长城。
长城三千里,将以限胡兵。
城边沙水寒,饮马马悲鸣。
筑夫困久役,谁无乡土情。
父母念孝养,室家叹孤嬛。
万一死于筑,白骨空支撑。
膏血脂草莽,魂魄亦飘零。
苦哉筑城人,举杵无乐声。
仁守国自固,不仁祸斯宏。
祖龙不知此,纵暴劳苍生。
高明鬼瞰室,天道常恶盈。
长城徒高高,不救秦祚倾。
岂若唐虞君,垂衣燕泰宁。
至德亘万古,巍巍不可名。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悠悠万里行
- 关键词:悠悠,万里,行
- 注释:表达了诗人长途跋涉的孤独和迷茫。”悠悠”通常用来形容时间漫长或心情不宁,而”万里”则强调旅程的遥远。结合这两个词,可以感受到诗人在旅途中的寂寞和对未来不确定的恐惧。
- 赏析:这一句描绘了诗人在旅途中的孤独感和对未知的恐惧,为后文的叙述奠定了基调。
2. 河畔草青青
- 关键词:河畔,草,青青
- 注释:描绘了河畔青草的景象,给人一种清新自然的感觉。”青青”形容草色鲜绿,生机勃勃。
- 赏析:这句诗通过描绘河边的自然环境,为读者营造了一个宁静而又美好的画面,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可能即将离开这个熟悉的地方。
3. 青草有衰歇
- 关键词:青草,衰歇
- 注释:这里的”衰歇”表示草地的生长周期到了尽头,即将凋零。
- 赏析:这句诗表现了自然界的一种循环往复,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有限。它提醒人们珍惜当下,不要虚度光阴。
4. 远行无期程
- 关键词:远行,无期程
- 注释:表达了诗人对于未来行程的不确定性和担忧。”无期程”意味着未来的路是未知的,充满了变数。
- 赏析:这句话反映了诗人对未来的迷茫和不安,以及对于未知的恐惧和忧虑。这种情绪在古代诗歌中并不少见,它反映了人类共通的情感体验。
5. 秦既灭六国,驱民筑长城
- 关键词:秦, 灭, 六国, 驱民筑长城
- 注释: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为了防御北方的匈奴等游牧民族,开始修建长城。这里提到的”驱民”是指驱使人民参与修筑长城的工作。
- 赏析:这一历史事件在古代诗歌中常被用来象征国家的兴衰和民族的团结。诗人通过提及这一历史事件,可能也在暗示自己的政治立场或对国家未来的期望。
6. 长城三千里,将以限胡兵
- 关键词:长城,三千里,胡兵
- 注释:长城的工程浩大,总长达三千里,其主要目的是阻挡来自北方的游牧民族的进攻。
- 赏析:这里的长城不仅是一道防线,也象征着一个国家的尊严和力量。诗人通过这样的描述,表达了自己对于国家强大和民族自豪的情感。
7. 城边沙水寒,饮马马悲鸣
- 关键词:城边,沙水,饮马,悲鸣
- 注释:描述了城墙附近寒冷的沙水和战马因缺水而发出的悲鸣声。
- 赏析:这两句诗通过描绘边疆的环境艰苦,传达出了士兵在艰苦条件下的生存状态,同时也反映了战争的残酷性和士兵的辛劳。
8. 筑夫困久役,谁无乡土情
- 关键词:筑夫,困久役,乡土情
- 注释:长期从事建筑工作的士兵们生活困苦,他们远离家乡,无法照顾家人。这种思乡之情是普遍存在的。
- 赏析:这句诗深刻地揭示了士兵在艰苦环境下的无奈与辛酸,同时也展现了他们的忠诚和牺牲精神。
9. 父母念孝养,室家叹孤嬛
- 关键词:父母,念孝养,室家,叹孤嬛
- 注释:这里的”室家叹孤嬛”可能指的是因为战事而被迫远离家乡的家庭。
- 赏析:这句诗反映了战争给普通家庭带来的影响和困扰,同时也表达了人们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战争的反感。
10. 万一死于筑,白骨空支撑
- 关键词:万一,死于筑,白骨空支撑
- 注释:如果不幸在修建长城的过程中丧生,那么其尸骨只能成为无人知晓的背景。
- 赏析: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战争的悲观态度和对生命的珍视。它提醒人们要珍惜生命,避免不必要的牺牲。
11. 膏血脂草莽,魂魄亦飘零
- 关键词:膏脂,魂灵,飘零
- 注释:形容战场上尸体堆积如山,灵魂也随风飘散。这里的“膏脂”可能指的是战死者的血或油脂,而“飘零”则形容了灵魂的无助和凄凉。
- 赏析:这句诗通过对战场惨烈景象的描述,传达出一种深深的悲伤和对人类命运的思考。它让人联想到历史中无数战争中的悲剧人物,以及那些默默承受战争苦难的士兵。
12. 苦哉筑城人,举杵无乐声
- 关键词:筑城人,苦哉,乐声
- 注释:辛苦劳作却得不到应有的报酬或快乐。
-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辛苦工作却得不到回报的劳动者的同情和关注。它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些现实问题,即劳动者的辛勤付出往往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和回报。
13. 仁守国自固,不仁祸斯宏
- 关键词:仁守,国自固,不仁,祸斯宏
- 注释:以仁治国可以使国家稳固,以不仁治国则会带来灾难。这里的“不仁”可能指的是暴政、贪婪等导致社会动荡的行为。
- 赏析:这句话强调了道德品质对于治理国家的重要性,以及道德败坏可能导致的严重后果。它也提醒人们要坚守道德原则,为国家的未来负责。
14. 祖龙不知此,纵暴劳苍生
- 关键词:祖龙,不知此,纵暴,劳苍生
- 注释:秦始皇(赢政)不懂得这个道理,仍然放纵自己的残暴行为让百姓受苦。
- 赏析:这句诗批评了秦始皇的统治方式,指出他虽然拥有强大的权力,但却没有意识到统治需要以德服人,否则会引发民怨并带来灾祸。这也体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标准和价值观。
15. 高明鬼瞰室,天道常恶盈
- 关键词:高明鬼瞰室,天道常恶盈
- 注释:高明的鬼神俯瞰着人间,天道(自然法则)总是厌恶满盈的事物。这里的“高明鬼瞰室”可能指的是神灵或鬼魂的存在,它们监视着人类的活动;而“天道常恶盈”则表达了一种自然的规律,即过度的事物最终会受到惩罚。
- 赏析:这句话通过引入神话元素来强调事物发展的必然性和不可逆性。它也让人们反思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自然和社会的道德规范,是否应该保持谦逊和克制的态度。同时,它也提醒人们要有敬畏之心,尊重自然和神灵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