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唯净命食,持钵向人境。
莫夜归茅庐,月出山愈静。
处处闻泉声,行行踏松影。
洗足便安禅,云深石床冷。

《夜归》其二

生唯净命食,持钵向人境。

莫夜归茅庐,月出山愈静。

处处闻泉声,行行踏松影。

洗足便安禅,云深石床冷。

注释:

  • 生唯净命食:生,指僧人;净,即清净;命食,即乞食。
  • 持钵向人境:持钵,是拿着钵,用于盛放食物;向人境,是向着人间的住处或寺庙。
  • 莫夜归茅庐(莫,不要的意思):莫,表示禁止或劝阻;夜归,是指夜晚回家;茅庐,是指简陋的住所或草屋。
  • 月出山愈静:月出,即月亮升起;山愈静,意思是山更加安静。
  • 处处闻泉声:处处,表示每一个地方;闻,是听到的意思;泉声,是指泉水的声音。
  • 行行踏松影:行行,表示每一步;踏,是踩踏的意思;松影,是指松树的影子。
  • 洗足便安禅:洗足,是指洗脚;安禅,是指安心打坐或修禅。
  • 云深石床冷:云深,表示云雾很浓密;石床,是指石制的坐具;冷,是指凉爽。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僧人夜归山林的生活画面的诗作。诗人通过生动的画面和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僧人在夜晚归家时的情景。诗中的“持钵向人境”和“莫夜归茅庐”等词语,都表达了僧人远离尘嚣、寻求宁静的决心。而“月出山愈静”和“云深石床冷”等句子,则形象地描绘了山林的夜晚景色和僧人修禅的环境。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宁静致远的感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