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侬三月春尽时,蚕已三眠蚕正饥。
家贫无钱买桑喂,奈何饥蚕不生丝。
妇姑携篮自相语,谁知我侬心里苦。
姑年二十无嫁衣,官中催税声如虎。
无衣衣姑犹可缓,无绢纳官当破产。
邻家破产已流离,颓垣废井行人悲。

【注释】

吴侬:指江南地区。三月春尽时:指蚕吐丝结茧的时候,是春季结束的时候。蚕已三眠:指养蚕到三眠阶段时,即蚕的幼虫开始停止吃桑叶,准备吐丝了。蚕正饥:指蚕已经饿了。家贫无钱买桑喂,奈何饥蚕不生丝:家里贫困没有钱买桑叶来喂蚕,怎么偏偏这饿着肚子的蚕儿不生产丝呢!姑:这里指女子。妇姑:这里指年轻女子。携篮自相语:带着篮子一起相互交谈。谁知我侬心里苦:又怎能知道我这个女子内心是多么痛苦。侬:古汉语中对女性的尊称。心里苦:指女子内心的痛苦无法用言语表达出来。官中催税声如虎:官府催促收税的声音像老虎一样威猛。无衣衣姑犹可缓:没有衣物给婆婆,还可以暂时延缓一下。无绢纳官当破产:如果交不出税绢,就会使家中破产。无衣:指没有衣物。姑(jū姑):指婆婆。犹可缓:还可以暂时延缓一下。无绢:指没有税绢。纳:缴纳。官:此处指官府或衙门。

【译文】

江南地区三月春尽时节,蚕儿已经长到三眠期,可是它们却正饿着。家里贫穷没钱买桑叶来喂养它们,为什么这些饿了三天的蚕儿不吐丝呢?年轻女子带着篮子和婆婆一起说话,谁知道我这个女子内心有多么痛苦呢?婆婆年方二十还没有出嫁,官府催缴赋税的声音就像老虎一样威猛。如果没有衣服给婆婆穿,还可以暂时延缓一下,如果没有绸缎缴纳赋税,恐怕就要让家里破产了。隔壁邻居已经破产流离在外,颓垣废井让人心悲。

【赏析】

这是一首揭露封建统治者残酷剥削人民的诗作。全诗以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出了一幅“蚕妇叹”的画面。诗的前半部分写蚕妇的生活,后半部分写蚕妇的痛苦,中间穿插了其他人物的活动,通过他们的对话和行动揭示了造成蚕妇痛苦的社会原因。

这首诗在表现手法上很有特色,它采用了白描手法,把蚕妇的生活描写得非常真实、细腻。诗中虽然只有短短四句,但所蕴含的内容却是十分丰富的。诗中的“蚕”“妇姑”“官”等词语都带有浓厚的乡土气息,使整首诗显得朴实自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