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以放,嗣以牧。
两鼻穿,四蹄秃。
有阑圈,无拘束。
山自青,水自绿。
从来饥饱不相干,幻泡影中休碌碌,单单赢得这题目。
注释:
嗣牧上人:继承并发扬放牧的精神。
先以放,嗣以牧:先是自由自在的放牧,后来继承这种精神从事畜牧养殖。
两鼻穿,四蹄秃。
有阑圈,无拘束:虽然有围栏限制,但并不受束缚。
山自青,水自绿:山水自然景色是那么的美丽。
从来饥饱不相干,幻泡影中休碌碌:从今以后,无论饥饿还是饱食都不会有关系了,因为这一切都如泡影般虚幻。
单单赢得这题目:只有这个“题”,才是真正值得追求的。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通过对一只羊的形象描绘,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思考和感悟。
首句“嗣牧上人”是对诗人自身的期许,希望他能继承并发扬放牧的精神,即自由、独立、自主的生活态度。次句“先以放,嗣以牧”则是对这种精神的具体化,既体现了放牧的自由,也蕴含了畜牧养殖的智慧。
三、四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这只羊的形象,它虽然被围栏限制,但并不受束缚。这里的“阑圈”,既是实指,也是虚指,象征着生活中的各种规矩、约束。同时,“四蹄秃”则形象地展现了这只羊的状态,既显示了它的健壮,也反映了它的孤独。
五、六句则转向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山自青水自绿,展现出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这里的自然景色不仅给人以美的享受,更是诗人对生活的一种向往。而“从来饥饱不相干,幻泡影中休碌碌”则进一步揭示了诗人的人生态度:不再被世俗的名利所困扰,而是追求一种超脱的境界。
最后两句则回到了对这只羊的描写,“单单赢得这题目”则是对整首诗主题的总结。这只羊之所以能够脱颖而出,就在于它拥有一种独特的魅力,即自由、独立、自主的生活态度,以及对自然、人生、名利等的超然态度。这正是诗人想要向读者传达的一种人生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