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指之道,义不可传。
不立文字,昭昭现前。
万里不挂片云,一亘白日青天。
声前有意,句后无言。
理事双遣也,木头碌碡。

这首诗的译文如下:

传义上人的直指之道,是不能用言辞来传授的。他不讲求文字形式,而是通过自己的行为和思想来显现他的教义。他行走万里,却从不挂一丝片云,就像一亘白日青天一样明亮。他的言行中有着深深的寓意,而他的言语却总是简洁有力,没有多余的言辞。他是在用理事双遣的方式来表达他的教义,这种表达方式就像是木头碌碡一样朴实无华,但却有着深厚的哲理。

赏析:

《传义上人》这首诗描绘了传义上人的直指之道以及他不拘泥于形式,注重实际行动的教育理念。诗中所提到的“直指之道”,是指他直接指向内心的修行之路,强调的是内心的觉悟而非外在的形式。他的教导方式不依赖于语言文字,而是通过实际的行动来显现他的教义,这体现了他对于修行者来说,实践比理论更为重要的理念。

诗中的“万里不挂片云”和“一亘白日青天”等句子,都是用来形容传义上人的行为和思想的。他行走万里而不挂片云,象征着他的心如明镜,不受世俗的干扰;他如同一亘白日青天一般明亮,象征着他的思想如同阳光一样普照众生。这些描述都表达了传义上人对于修行者的要求,那就是要超越世俗的束缚,达到心灵的自由境界。

诗中的“声前有意,句后无言”一句,则是对传义上人言行特点的描绘。他的话语总是充满深意,而他的举止却总是简单有力,没有多余的言辞。这种言行之间的反差,正是传义上人独特教育风格的体现。他鼓励修行者不要追求华丽的言辞,而是要注重内心的声音和行动的力量。

最后一句“木头碌碡”则是对传义上人教育理念的形象比喻。木头碌碡是一种朴实无华的物品,但它却承载着沉重的重量。同样地,传义上人的教育理念也不需要华丽的辞藻来修饰,而是需要通过实际的行动和体验来传递。这种教育方式虽然看似简单,但却能够深入人心,起到深远的影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