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弦别曲,叶落知秋。
大千沙界,一举全收。
一毛头上师子,示现百亿毛头。
【注释】偈颂一百二十三首,是唐代玄奘大师为弘扬佛法所作的一首颂佛的诗歌。其诗内容多以佛教典故、佛教哲理等为主题。
这首诗的译文如下:
动弦别曲,叶落知秋。大千沙界,一举全收。一毛头上师子,示现百亿毛头。
【赏析】这首偈颂的意思是说:“动弦别曲,叶落知秋。大千沙界,一举全收。一毛头上师子,示现百亿毛头。”
“动弦别曲”指的是演奏不同的音乐,表达不同的意境;“叶落知秋”则是指秋天到了,树叶落下了,象征着事物的变迁和结束。这两句话共同表达了一种变化无常、万物轮回的观念。
“大千沙界,一举全收”则是对佛教中的“三千大千世界”的一种描绘。这里的“沙界”,可以理解为一个庞大的宇宙空间。而“一举全收”则意味着在这一刻,所有的事物都被囊括其中,无一遗漏。
最后两句“一毛头上师子,示现百亿毛头”则是一种佛教中的比喻说法。这里的“师子”指的是狮子,是一种勇猛、威猛的动物。而“示现百亿毛头”则是说,狮子的身上有千万根毛发,就像是亿万个头发一样。这是一种夸张的说法,用来形象地描绘出狮子的雄伟壮观和威严。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生命现象的描绘,传达了一种对世事无常、万物轮回的认识和理解,同时也体现了佛教中对于宇宙和生命的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