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寿当年不渡河,个般檐板误人多。
劝君剩买草鞋好,弹雀何曾只就窠。
【注释】
保寿心:佛名。即“菩提心”或“发愿心”。《维摩诘经·入不二法门品》:“若菩萨有众生心,不应说是菩萨行;若菩萨无众生心,是则名为菩提心。”
渡:指渡河。
檐板:屋檐下供人休息的木制栏杆。
弹雀:用弹弓打鸟。
窠:巢。
【赏析】
这首小诗写一位僧人劝人不要像他一样在屋檐下弹雀而误了别人,应该买一双草鞋走远道去。
这首诗表面上是一首劝诫诗,实际上却是一首寓言诗。作者以僧人的口吻,把僧人与屋檐下的弹雀进行比较,从而告诫人们要像屋檐下的弹雀那样只顾眼前利益、不顾他人利益的人,最终是要受到惩罚的。
从结构上看,此诗采用比兴手法。“保寿当年不渡河”,诗人通过比喻的手法,将“弹雀”喻于“不渡河”,说明“弹雀者”只是一味地为了自己的眼前利益,不顾他人的死活,其结果只会自食苦果。“个般檐板误人多”,则直接点明主题,指出“弹雀者”——那些只顾眼前利己之人,其结局就是“误人多”。“劝君剩买草鞋好”、“弹雀何曾只就窠”,则是对前面所讲道理的具体化、形象化的表述,进一步阐明了“弹雀者”的错误之处。
此诗语言简洁明了,寓意深刻,寓含着深刻的社会意义和人生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