猗欤大块中,有此赤肉团。
曾无生与死,从渠暑复寒。
炽然常说法,风动万琅玕。
了然无一物,满目是青山。
以幻观吾幻,以闲乐吾闲。
世态自消长,日月长循环。
这首诗的作者为苏轼,是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文学家。他的作品以其豪放不羁的文风著称于世。此诗以描绘自然景色为主,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人生、世事的深刻理解和超脱态度。
逐句解释及赏析:
1. 书明月山房
- 翻译: 在明亮的月光下,我写下这些诗句。
- 注释: “书明月山房”可能是作者在夜晚或月色明朗时所写,通过月亮的光辉映照,增添了文字的意境和美感。
2. 猗欤大块中
- 翻译: 我站立在大地上,感受大自然的力量。
- 注释: “猗欤”是一种赞美大地的词汇,表示大地的广阔与壮丽。“大块”则强调了大地的广大无垠,给人以强烈的震撼和敬畏之感。
3. 有此赤肉团
- 翻译: 这是一颗赤红色的肉球。
- 注释: “赤肉团”可能指的是某种具有生命力的事物,它象征着生命的起源和存在。
4. 曾无生与死
- 翻译: 它既没有出生也没有死亡。
- 注释: 这句话反映了一种超然物外的人生观,即事物的本质不在于其生灭变化。
5. 从渠暑复寒
- 翻译: 它随季节更替而变化,无论炎热还是寒冷。
- 注释: “从渠”是一种假设的语气,表示不管情况如何变化,它都保持不变。
6. 炽然常说法
- 翻译: 它总是炽热地向我们展示它的教义。
- 注释: “炽然”形容光明热烈,“说法”指传播教义或道理。
7. 风动万琅玕
- 翻译: 风吹动着无数晶莹的石头。
- 注释: “琅玕”是一种美玉,这里比喻为随风摇曳的美丽景象。
8. 了然无一物
- 翻译: 一切都显得那么清晰明了,没有任何杂质。
- 注释: “了然”意为清楚明白,“无一物”表示纯洁无暇,没有任何瑕疵。
9. 满目是青山
- 翻译: 眼前都是连绵起伏的青山。
- 注释: “青山”常用来形容美丽且连绵的山峦,这里强调了自然景观的壮丽。
10. 以幻观吾幻
- 翻译: 我们用虚幻的眼光去看待自己的虚幻。
- 注释: “幻观”指用幻想的眼光去看世界,“吾幻”则指自己的幻想或幻觉。
11. 以闲乐吾闲
- 翻译: 我们用悠闲的心态去享受这份悠闲。
- 注释: “闲乐”指轻松愉快地生活,“吾闲”则是对自己的一种自我安慰或自得其乐的态度。
12. 世态自消长
- 翻译: 世间的变化自有其自然的规律。
- 注释: “消长”是指事物的盛衰变化,这里强调了自然界的循环往复。
13. 日月长循环
- 翻译: 日月星辰都在不断轮回运行。
- 注释: 这里的“日月长循环”是对宇宙自然规律的一种概括,暗示了生命的有限性和时间的流逝性。
综合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生命、世事的深刻理解和超脱态度。通过对“明月山房”、“赤肉团”、“苍茫大地”等意象的运用,诗人展现了自己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对生活哲理的追求。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又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素养和独特的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