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阴剥尽,鄱阳湖尽底乾枯。
一阳复生,蠙州门暗通一线。
长一线,一线长,个事分明不覆藏。
有般汉闻与么告报,便道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如斯领会,笑倒街头石敢当。

【注释】

  1. 偈颂一百零三首:佛教禅宗中的一种文体,即唱和诗。
  2. 其十一:这首诗是《偈颂一百零三首》的第11首。
  3. 六阴剥尽:阴,这里指地,六阴指的是大地被太阳晒焦,变得干燥。
  4. 鄱阳湖:在江西北部,今江西都昌、新建等地。
  5. 蠙州门:即扬州,古称蠙州。
  6. 长一线:指生命线。
  7. 汉闻:指佛教中的大乘菩萨摩诃萨行之一——普贤菩萨行,又称“大行”、“大通”。
  8. 么告报:即告知。
  9.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是佛教中的辩证法,意思是从一产生出二,从二产生出三,从三生出万物。
  10. 如斯领会:如此领悟。
  11. 笑倒街头石敢当:意思是这样的道理让人大笑不止,连街上的石狮子也会感到可笑。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佛教禅宗中的歌曲,通过描述自然界的变化来表达一种哲学思想。诗中通过描绘大地被太阳晒焦后,生命线再次出现的情境,寓意着生命的再生和希望。

第一句“六阴剥尽,鄱阳湖尽底乾枯”,形象地描绘了大地被阳光晒焦的景象,表达了生命与死亡的对比。第二句“一阳复生,蠙州门暗通一线”则描绘了生命线的重新出现,象征着新的生命的到来。第三句“长一线,一线长,个事分明不覆藏”,进一步强调了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以及事物的本质不会被掩盖。

最后一句“有般汉闻与么告报,便道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则是对前面内容的总结和升华,通过大乘菩萨行的教义,表达了生命的无限可能性和多样性。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哲学思想和对生命的态度,具有很强的启示性和教育意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