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觉山中夜气清,瞿昙特地不惺惺。
却将旷劫无明种,认作浮云缺处星。
【注释】
正觉山:即灵山,位于今江苏省无锡市东北郊。
瞿昙:梵语音译。指佛。
惺惺(xīng):形容人清醒,不迷糊。
旷劫:漫长的岁月。
无明:佛教语。指迷惑、无知。
【赏析】
《偈颂一百零三首》是唐代高僧慧能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偈颂一百零三首》是一首禅宗诗。这首诗的大意为:正觉山上夜气清新,佛陀故意不昏沉。却把漫长的岁月中产生的无知种子,当成了夜空中的缺星。
首句“正觉山中夜气清”,描绘出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使人仿佛置身于一个远离尘嚣的境界。第二句“瞿昙特地不惺惺”则进一步点明了主题,强调了佛陀故意不昏沉的特点。这里的“瞿昙”指的是佛陀,而“特地”则表示这种特点是非常明显和突出的。第三句“却将旷劫无明种”,则是指那种长时间的愚昧无知的状态。这里的“旷劫”指的是漫长的岁月,而“无明种”则是指那种无知的状态。最后一句“认作浮云缺处星”,则是指人们错误地将这种状态误认为是夜空中的缺星,从而产生了误解。这里的“浮云缺处星”则形象地描述了人们的困惑和迷茫。
整首诗语言简练,寓意深远,通过描绘一个宁静而美丽的画面,引出了对佛陀故意不昏沉、追求真理的主题,并巧妙地运用比喻手法,将人们的无知状态比作夜空中的缺星,使读者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作者对于真理的追求和探索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