肘后神方济物深,得之于手应之心。
好山不惜能分客,岁晚当容支道林。
【注释】
海老:传说中汉代著名隐士,姓李名元伯。他隐居不仕,精于草书,相传曾得《太乙金华千字文》的真谛,又得《黄庭内景经》之要。他的琴曲《海龙吟》,为历代所传颂。医隐:《新唐书·隐逸传》记载:“会稽有隐士陆鸿渐,自号天台山人,居剡县东山。……时有疾风暴雨,其徒欲去山中。鸿渐曰:‘山中易散,聚则固。’因留焉。……弟子师节,年十八,学医术于鸿渐。……及病革,谓弟子曰:‘吾久与世隔绝,不能救汝等;但当以吾平日所学授汝。’”后遂称“医隐”。济:帮助。深:深刻。应:相应。分:分别。支道林:晋朝高僧支遁,字道林,隐居剡县(今浙江嵊县)山中,精于禅理。《世说新语·文学篇》记载:“支道林常养数斗葵子,每有美香,诸贤辄命取至消夏堂。有客善剥生葱,亦尝饷之。”后遂以“支道林”指代支遁及其高洁品格。
【赏析】
此诗是诗人写给友人陆鸿渐(即陆修静)的一封致意信。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深厚的情谊以及对他隐逸生涯的尊重。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友人的敬仰之情。全诗语言朴实无华,却能生动地描绘出一幅优美的山水画卷,让人仿佛置身于其中,感受到那份宁静、和谐与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