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哉坤元,持载万物。
继天神圣,观世治忽。
颂祇之堂,荐以圭黻。
孰为邦休,四海无拂。

【注释】

至哉坤元:至高无上的地,是万物的母体。坤,指地。

持载:承载。

继天神圣:继承天地神圣。

观世治忽:观察世间治理。

颂祇之堂:祭奠神灵的殿堂。

圭黻(fú):古代祭祀时用的一种玉器。此处指用玉制成的圭和璧,为祭品。

孰为邦休:谁能够成为国家的福气。

四海无拂:天下四海没有违逆。

【赏析】

这首诗歌是《绍兴亲享明堂二十六首》中的第六首,主要表达了对天地自然、国家治理和人民生活的美好愿景。

一、二句:“至哉坤元,持载万物。”

“至哉”是对“坤元”的赞誉,表示对地的崇高敬意;“持载”则强调了地承载万物的能力。这里赞美大地的宽广、深厚和包容,象征着大自然的伟大力量。

三、四句:“继天神圣,观世治忽。”

“继天”指继承了天地的神圣;“观世”则表示观察世间的治理情况。这里的“观”字,不仅指观察,更有一种洞察和领悟的含义。

五、六句:“颂祇之堂,荐以圭黻。”

“颂祇之堂”是指用于祭祀神灵的殿堂;“荐以圭黻”则是说将圭和璧等祭品奉献给神灵。这里既体现了对神灵的尊敬和虔诚之情,也展现了古代祭祀仪式的庄严和隆重。

七、八句:“孰为邦休,四海无拂。”

“孰为邦休”意为谁能成为国家的福祉?“四海无拂”则表示天下四海都顺从其意。这里的“拂”字,可以理解为不顺从或违背的意思,而在这里则表示和谐、统一。这两句诗既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治理的期许,也反映了他对天下和平、安宁的美好愿景。

整首诗通过赞美大地的神圣、观察世间的治理以及表达对国家福祉的期许,展现了一种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深刻认识以及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