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物昭陈,工祝告具。
维羊维牛,孔硕孔庶。
有嘉维馨,加食宜饫。
敛时五福,永膺丰胙。
【注释】
- 备物:备齐物品。昭陈:陈列。工祝:主持祭祀的官员,也指主持祭祀仪式的人。告具:祭器齐全。维羊维牛:只有羊和牛两种。孔硕(kǒng shè):大。庶:众。有嘉维馨:有美好的香气。加食宜饫(yù):增加饮食,应该吃饱。敛时:收殓死者时。五福:古代认为福分有五等:一曰寿考;二曰富贵;三曰好德;四曰善始;五曰敦仁。永膺丰胙:永远享有丰厚的祭品。丰胙,指祭品丰盛。
- 捧俎(zǔ cù):《丰安》原为祭祀之乐章名,此诗当是祭祀用的乐章。俎:古代祭祀时盛放食物的礼器。
- 《丰安》:即《丰年》,乐府相和歌瑟调曲。
【译文】
备齐各种物品,祭祀仪式要完备,
祭祀用的牛羊,数量要够多,
祭品香气扑鼻,吃食应当饱足。
收殓逝者,享祭丰盛,永远享受祭品。
【赏析】
绍兴淳熙年间(1174-1189),朱熹在朝中担任礼部尚书,他提倡“存天理,灭人欲”,主张恢复北宋初年以儒家经典为治国的准则,反对佛、道的泛滥。他在任职期间曾制定过一套礼仪制度规范,包括了《仪礼》、《周礼》中的一些内容。这首《奉祀歌·捧俎用《丰安》》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创作的,表现了一种对先祖的怀念以及对国家的忠诚之情。全诗通过描述祭祀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和先祖的深厚感情,同时也体现了朱熹对于儒家文化的推崇和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