猗与明坛,右平左墄。
冕服斯皇,玉佩有节。
陟降惟寅,匪徐匪疾。
式崇大祀,礼文咸秩。

【注释】

猗:叹词,表示赞叹。明坛:明亮而高大的祭坛。右平左墄(xiāo):古代礼器的一种。这里指天子祭祀时用的礼器。冕服斯皇,玉佩有节:穿戴着华丽的礼服,身佩玉饰,十分庄严。陟降惟寅,匪徐匪疾:升堂入室,行动谨慎,不急不慢,不慌不忙。式崇大祀,礼文咸秩:举行隆重的祭祀仪式,礼仪完备,有条不紊。

【赏析】

此诗为《纳火》十二首中的第二首,描写天子祭祀明堂的情景。诗人用简洁的语言,生动的描绘,将祭祀明堂的情景描绘出来,表达了作者对祭祀的尊敬和虔诚的态度。

开头两句“猗与明坛,右平左墄。”是说,我来到明堂,看到右边摆放的是平整的器具,左边摆放的是整齐的器物。这两句话是对明堂的整体布局进行概括性的描绘,为后文进一步描述明堂的具体细节打下了基础。

“冕服斯皇,玉佩有节。”这两句是对天子在明堂祭祀时的装扮和配饰的描述。这里,诗人用“冕服斯皇”来形容天子的服装华丽且庄重;用“玉佩有节”来形容天子身上的饰品精美且有序。这两句是对天子在明堂祭祀时的形象进行具体化的描绘,通过这些具体的描述,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天子在祭祀时的庄重形象。

“陟降惟寅,匪徐匪疾。”这一句是对天子在明堂祭祀时的行动进行描绘,他升堂入室,行动谨慎,不急不慢,不慌不忙。这一句是对天子在祭祀过程中的行为规范进行强调,体现了祭祀的严肃性和庄重性。

“式崇大祀,礼文咸秩。”这句是整首诗的主题句,它表明了天子在祭祀过程中所遵循的礼仪和规矩已经完备,祭祀活动得以顺利进行。这一句是对整个祭祀活动的总结,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祭祀的敬畏之情。

这首诗通过对天子在明堂祭祀的场景进行生动的描绘,展示了天子在祭祀中的庄重形象和对礼仪的重视,体现了古人对于祭祀的尊重和敬仰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