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郊斯成,交举典册。
汝辅汝弼,威仪是力。
陈于广庭,迨此上日。
巍巍煌煌,乌睹在昔。
【注释】
- 中书令、侍中奉册宝诣殿下:指由中书令和侍中拿着册宝,来到殿堂上。中书令、侍中是宰相的职名,“奉”是献的意思,“册宝”是封建帝王授予臣子爵位或任命官职时所赐给的封爵和印信。
- 宗郊斯成(zhōng jìng wéi chéng):祭祀典礼已经完成。宗庙祭祀,古代帝王每年春秋二祭于先帝之庙,所以称为“宗庙”,又因祭祀的对象有天子、诸侯、卿大夫等,所以又称“郊祀”。郊祀是祭祀天地的祭礼,而宗庙祭祀则是祭祀祖先的祭礼。这里说“宗郊”已完,即指已将皇帝先祖之庙祭祀完毕。
- 交举典册:即共同举献册宝。典册,即册书,古代帝王授官与命将所用文书。
- 汝辅汝弼:指辅佐君王的人。辅,帮助;弼,辅弼。
- 威仪是力:意思是“威武的仪表足以显示其力”。是,表肯定的语气词;也,同“抑”,表示反问语气;力,力量,此处指威仪的力量。
- 陈于广庭:(使)在广大的庭院中陈列。陈,陈列。广,广大。庭,庭院。
- 迨此上日:等到这个美好的日子。(达旦,即到达天明)
- 巍巍煌煌:形容光辉灿烂。
- 乌睹在昔:哪里见过过去的事情。乌睹,何处见到,乌,黑。在昔,过去。
【赏析】
乾道七年恭上太上皇帝太上皇后尊号十一首,是孝宗为高宗赵构和隆裕皇太后所写。这首诗是其中之一。乾道七年(公元1171年),孝宗在乾元殿举行太上皇帝的加尊礼,并册封了太上皇后。这首诗就是当时所作的。诗的开头两句是说:中书令、侍中捧着册书和玉玺,来到殿堂之上,向太上皇帝和太上皇后进奉。“中书令”和“侍中”都是古代朝廷中的高级官员,他们捧着册书和玉玺,到殿堂上去进奉,可见太上皇帝和太上皇后的尊号已经正式册立,这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接着三句是说:辅佐太上皇帝的人应该辅佐太上皇后的人也应该如此,他们的仪表威武有力。这几句是说太上皇帝的辅佐者应该像太上皇后的辅佐者那样有威武之力。接下来四句说:太上皇帝的辅佐者应该在广大的庭院之中陈列他们的礼物,让所有的人都能看到太上皇帝和太上皇后的尊贵。这四句是说太上皇帝的辅佐者要展示自己的威仪以表明他们的力量。最后两句说:太上皇帝的辅佐者的仪容光华照耀着天空,哪里还能看到从前的辉煌呢?“乌睹在昔”是感叹之语。
这首诗用赋体写成,全篇没有抒情成分,但通过对太上皇帝和太上皇后尊号册立这一重大事件的描述来表达作者对此事的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