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物陈矣,礼乐明矣。
天子戾止,诒尔臣矣。
陟降维则,恭且勤矣。
茫茫四海,德教形矣。

【诗句】:

乾道七年恭上太上皇帝太上皇后尊号十一首 其三 皇帝奉太上皇帝册宝授太傅用《礼安》。奉太上皇后同

仪物陈矣,礼乐明矣。

天子戾止,诒尔臣矣。

陟降维则,恭且勤矣。

茫茫四海,德教形矣。

【译文】:
在乾道七年(1161年),皇上恭敬地献上太上皇帝和太上皇后的尊号,并授予太傅以相应的礼仪。太上的仪式和物品都已经陈列出来,礼乐也显得明亮。
皇帝来到太上皇帝居住的地方,这是对他们的尊敬。
皇帝的升降都遵循一定的规则,表现出他的谦卑和勤奋。
广阔的天下,是太上皇帝的道德教化所形成。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太上皇帝的深深尊敬和怀念之情。诗中描述了皇帝献上尊号、授予官职、举行礼仪等活动,展现了太上皇帝的威严和崇高地位。同时,诗中也提到了皇帝对于太上皇帝的敬意,表达了他们的君臣关系。此外,诗中还描绘了皇帝的谦逊、勤奋和忠诚,以及太上皇帝的道德教化对国家的深远影响。这首诗既体现了古代君臣之间的深厚关系,也揭示了道德教化对国家的重要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