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云皮袋。似水如云长自在。自在闲人。闲里搜寻物外身。
任行任住。色外真空闲里做。欲觅真空。只在南山尽静中。
【注释】
皮袋:指布袋和尚的法号。水云:喻指佛法无边。长自在:永远如此。闲人:佛家用语,指不拘于世俗的人。闲里搜寻:意译为在闲中寻找,即超脱世俗。物外身:指超越物质世界而存在的精神世界。色外真空:《金刚经》云“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故云色外真空,即色与空的对立统一。任行任住:意译为随缘而行、随缘而止。色外真空闲里做:意译为从物质世界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达到精神自由的境地,即是“空”,也是“无”。欲觅真空:意译为寻求真理。南山:指终南山。终南山是佛教名山之一,山上有许多寺庙。尽静中:意译为最寂静的境界。
【赏析】
本词是一首颂扬禅宗的诗。全诗以禅门话头作比,层层递进,最后以“欲觅真空”收束,使整首诗充满了禅味和哲理意味。
上片写禅宗悟道。作者首先用比喻的手法说,人的心性像水一样清纯透明,如同天空中的云彩一样自在飘逸。接着写禅宗的悟道,悟道后,人就进入了“闲”的境界,在“闲”中寻觅到自己超越世俗的精神世界。这里所说的“闲”,不是无所事事的闲散,而是对世俗名利看淡,对红尘俗世看轻,从而进入一种精神解脱的状态。
下片继续写禅宗悟道。作者指出,悟道之人,其内心不受外物的束缚,不受世俗的干扰,能够随缘而行,随缘而止。同时,也说明,要想求得真正的空寂,必须深入探索,去追求真理。这里的“色外真空”就是对“真空”的阐释。“色外真空”意译为色与空的统一,即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二者互相依存、互相转化、互相渗透、互相包含,构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这是禅宗对世界认识的一个重要观点。最后,作者把“欲觅真空”作为全文的总结,并进一步指出,要想真正地领悟到“真空”,就必须到南山这样的名山中去探寻。
整首诗以禅宗话头作比,层层递进,最后以“欲觅真空”收束,使整首诗充满了禅味和哲理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