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天壤间,屹如郁萧台。厥初造化手,劈此何雄哉。
天门一何高,天险若可阶。积苏与垒块,分明见九垓。
扶摇九万里,未可诬齐谐。秦皇憺威灵,茂陵亦雄才。
翠华行不归,石坛满苍苔。古今一俯仰,感极今人哀。
奇控忘登顿,意惬自迟回。夜宿玉女祠,崩奔涌去雷。
鸡鸣登日观,四望无氛霾。六龙出扶桑,翻动青霞堆。
平生华嵩游,兹山未忘怀。十年望齐鲁,孤云指层崖。
青壁落落云间开。眼前有句道不得,但觉胸次高崔嵬。
译文:
在泰山之巅,天地间犹如一片浩瀚的宇宙。初时的造化之手,劈开了这何等雄伟的景象。
那天门是多么的高耸入云,其险峻如同可登阶的途径。那些积累的山石和石块,分明可见到九垓的尽头。
扶摇直上九天之上,不可轻言齐谐的虚幻。秦皇威震天下,茂陵亦显雄才。
翠华已逝,行宫不复,石坛布满苍苔,古今变迁,令人感慨万千。
奇峰陡立,我忘却了攀爬的艰辛,心满意足地停留下来。夜宿玉女祠,雷声轰隆。
晨鸡一叫,登上日观峰,四望无云雾。六龙翻腾于扶桑,青霞翻滚如堆。
平生游历华山、嵩山,对这座山未曾忘记,但十年来一直盼望着能再回齐鲁大地,而那孤高的层崖仿佛指向远方。
青壁在云雾中显得高耸入云,眼前有美景却难以用言语表达。只觉得胸中的气魄更加崇高高大。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泰山的不同景观,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以及对自己才华的自信。诗中的每一句都充满了浓厚的诗意,通过对泰山不同部分的描绘,展现了泰山的宏伟与壮丽。
首句“泰山天壤间,屹如郁萧台”描绘了泰山的壮观景色,它屹立在天地之间,如同一座雄伟的郁萧台。这里的“郁萧台”可能是指古代的一种建筑或自然景观,象征着泰山的威严与壮丽。
第二句“厥初造化手,劈此何雄哉”则是对泰山形成过程的想象,表达了人们对大自然力量的敬畏之情。这里的“造化”指的是自然界的变化和力量,而“劈此何雄哉”则表达了对泰山雄伟景象的赞叹。
第三句“天门一何高,天险若可阶”进一步描绘了泰山的险峻。天门是泰山的重要景点之一,这里形容其高度和险峻,让人联想到攀登之路的难度和挑战。
接下来的句子“积苏与垒块,分明见九垓”通过描绘泰山上的石块和堆积物,进一步展现了泰山的壮美和丰富。这里的“九垓”可能是对泰山高度的一种夸张说法,意指泰山之高不可估量。
诗的后半部分则更多地表达了诗人的内心情感和思考。如“扶摇九万里,未可诬齐谐”、“秦皇憺威灵”,这些句子不仅表达了对秦始皇的敬仰之情,也展示了诗人对自己才能的自信和对未来的期待。同时,诗中的“古今一俯仰,感极今人哀”也反映了诗人对历史的感慨和对现实的关注。
最后两句“奇控忘登顿,意惬自迟回”则表达了诗人在泰山上的轻松愉悦心情。这里的“奇控”可能是指泰山的独特之处,而“迟回”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满足和宁静。整首诗通过对泰山的描绘和表达,展现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以及对个人才华的自信和自豪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