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公既经世,永怀东西岩。
翠袖乱春光,轻云点风鬟。

【注释】:

  1. 谢公:谢安。
  2. 经世:治理世事,即执政。
  3. 东西岩:东岩、西岩,山名。
  4. 翠袖乱春光:翠袖指女子的衣袖,春天万物复苏,绿意盎然,翠色与春光交织在一起。
  5. 轻云点风鬟:轻云像美人的头发一般轻盈飘逸,微风拂过她的发髻。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史之作。作者借古喻今,以谢安(晋代政治家)为例,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大事的关心和对政治清明的期望。全诗意境清新,语言优美,富有哲理性。
    首句“庚戌九日还自上都饮酒于西嵓”,交代了诗人回到上都的时间、地点和原因。庚戌为农历十月初一,上都已经是一个丰收的季节,因此诗人选择在这个时候回到大都,可能是为了庆祝丰收,也可能是为了处理一些重要的政务。“饮酒于西嵓”则表明了诗人回到上都后的主要活动就是饮酒。西嵓是上都的一个景点,诗人选择在这里饮酒,可能是因为这里有美丽的景色和舒适的环境。
    中间四句是对谢安的评价和赞美。诗人通过描绘谢安的风采和形象,表达了对谢安的敬仰之情。其中“经世”一词表示治理世事,即执政的意思,而“永怀东西岩”则表示诗人一直关注着国家的大局。诗人将谢安比作东岩、西岩的美景,既表现了谢安的风度翩翩、气宇轩昂,也暗示了谢安在政治舞台上的地位和作用。
    最后一句是全诗的核心,诗人借古喻今,表达了自己的思想感情。“翠袖乱春光,轻云点风鬟”描绘了一幅优美的画面:翠色的衣摆随着春风摇曳,如同春光中的花朵般娇艳;轻盈的白云仿佛被风吹拂成美人的发髻,显得格外柔美动人。这两句诗不仅生动地描绘了自然景色的美丽,也寓意着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诗人通过比喻手法,将谢安的形象与自然景观相联系,进一步表达了对谢安的崇敬之情。
    整首诗以咏史的形式,抒发了诗人对国家大事的关注和对美好事物的赞美之情。通过对谢安的描写和赞颂,诗人表达了自己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诗人较高的艺术造诣,其意境之清、语言之雅、情感之深,都令人叹为观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