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霭连山郭,林烟接塞垣。
断崖悬屋势,涨水没沙痕。
烽火云间戍,牛羊岭外村。
太平闲檄手,文字付清樽。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
此诗首联写景,颔联写塞上风光,颈联写边塞生活,尾联抒发诗人的感慨。
“树霭连山郭”,树木笼罩着群山之边的小城,这一句是说,树木在山峦之间连成一片。“林烟接塞垣”,树林中弥漫着轻雾,与塞外的城墙相接。“断崖悬屋势”,高耸的山峰之上,有断崖凌空,悬崖上建有房屋。“涨水没沙痕”,“涨水”指黄河水上涨淹没了河床,“没沙”指河水冲刷过的痕迹。“烽火云间戍”,烽火台上燃起的烟火在云雾缭绕的天边可见;而远处的戍所,则隐没于云雾之中。“牛羊岭外村”,牛羊在岭外村落放牧。“太平闲檄手”,在战乱平定后的安宁时期里,朝廷委派文人撰写文告。“文字付清樽”,“文字”是指公文,“清樽”是指美酒。诗人借酒浇愁,以酒消闷,寄寓自己渴望平静无事的愿望。
【答案】
译文:树木笼罩着群山小城,树林中的薄雾和塞外的城墙交融在一起。断崖凌空,建有房屋;河水上涨淹没了河床,烽火台在云雾缭绕的天
中可见。岭外村庄牛羊成群,战乱平定后朝廷委派文人撰写文告。我以美酒寄托愁思,希望国家能够太平无事。
赏析:
全诗意脉贯通,意境浑融。前四句描绘出一幅壮阔、清新的塞上山水画面。后四句写边塞生活,抒写作者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诗的前四句描绘出一幅壮阔、清新的塞上山水画面。首联描写的是塞上山川景色。“树霭”二字点明了塞上的特点,即“树霭连山郭”。树木笼罩着山峦,把塞上的小县城包围起来。接着又写“林烟接塞垣”,树木丛生,烟雾弥漫,与塞外的城墙相接。“断崖悬屋势”写出了峭壁高耸的地势,“涨水没沙痕”则写出了河水上涨淹没了河床。颔联描写了塞上的自然景观。“烽火云间戍”写烽火台上燃起的烟火在云雾缭绕的天边可见;而远处的戍所,则隐没于云雾之中。“牛羊岭外村”写牛羊在岭外村落放牧。颈联描写了边疆的生活。“烽火”、“牛羊”、“戍楼”、“村落”,勾勒出一幅塞上特有的风物图。
这首诗的末四句表现了作者对安定生活的渴望以及内心的矛盾情绪。“太平闲檄手”,在战乱平定后的安宁时期里,朝廷委派文人撰写文告。“文字付清樽”,诗人借酒浇愁,以酒消闷,寄寓自己渴望平静无事的愿望。
这首诗是一首咏史抒怀之作。它通过赞美塞外山川之美和边地生活之乐来表达作者对和平安宁生活的向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