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中无草色,春水稍渐车。
野祭一盂饭,乡愁千里馀。
年年寒食客,日日故园疏。
莫讶交亲绝,嵇康懒寄书。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诗歌内容、分析诗人的思想情感和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然后根据要求逐句翻译诗句,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赏析。

【答案】

①榆中:指榆林城(今陕西榆林)。②草色:指春草。③渐车:渐渐驶过。④盂饭:一种用陶器做的盛食用具,形似碗。⑤乡愁:故乡之思。⑥寒食客:指清明时节外出扫墓祭祖的人。⑦疏:疏远、冷淡的意思。⑧莫讶:不要惊讶。⑨嵇康:三国魏文学家、哲学家、音乐家。⑩交亲:交情深厚的朋友。

译文:

榆林城中无青草,春水悠悠慢慢流;野祭只供一盂饭,乡愁远在千里秋。每年寒食节都到外地扫墓,每日故园思念日渐多;不必惊讶我与亲友断交绝,因我懒于寄书信。

赏析:

首联写自己远离家乡,在榆林城中没有见到春天的花草,只有春水悠悠地缓缓地流淌。这是全诗的起兴。

颔联点出自己的行踪:“野祭一盂饭”是说祭祀用的饭是野外随便找来的,“乡愁千里馀”写出了作者的思乡之情,表达了对家乡的深深眷恋。

颈联写自己每逢佳节总是独自在外,无法回到家乡去。“年年”二字写出了这种情形已经持续了很多年;“日日”则表现了这种情形已经天天发生。这两句是说:每年到了寒食节的时候,自己总是不得不离开家乡,到处奔波。

尾联写自己虽然身处他乡,但并不感到孤单寂寞。这是因为自己有老友嵇康这样的好朋友作伴,所以并不感到孤寂。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游子在外漂泊思乡的作品,语言朴素自然,情感真挚动人,体现了游子思乡的普遍心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