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晕晓围城,风高夜斫营。
角声寒水动,弓势断鸿惊。
利镞穿吴甲,长戈断楚缨。
回看经战处,惨淡暮烟生。
庐州城下
月晕晓围城,
风高夜斫营。
角声寒水动,
弓势断鸿惊。
利镞穿吴甲,
长戈断楚缨。
回看经战处,
惨淡暮烟生。
译文:
黎明时月晕围绕城楼,夜色中敌军鼓声大作。
夜晚号角声中箭矢如雨点般射向敌军,敌人弓弦一响,被打断的鸿雁惊飞。
敌军利箭穿透了吴国将士的铠甲,长矛也砍断了楚军士兵的头盔。
回首望去那曾经战斗过的地方,只见一片惨白暮色中的烟霞。
注释:
庐州:古地名,今安徽省庐江县。
晓围城:指黎明时月晕围绕城墙的景象。
斫营:砍伐军营。
角声:古代军队中的一种信号,用角声传递消息。
寒水:冷冽的水。
戟:古代的一种兵器。
利镞:锋利的箭头,这里指箭矢。
吴:古国名,这里泛指吴地的军队。
长戈:长柄的兵器。
缨:帽带。
惨淡:昏暗的样子。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史诗,描写了三国时期吴魏之间的战争。全诗通过描绘黎明时的月晕、夜晚号角声、箭雨、长矛、头盔等细节,生动地再现了战场的紧张氛围和战争的残酷。同时,诗人还通过对战争结果的反思,表达了对和平的向往。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