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空栏槛倚云根,暇日登临付一樽。
山上青莲惟见塔,水边绿树定知村。
花枝低拂寻春骑,杜宇频伤久客魂。
过尽芳时游客少,一轩风雨送黄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籍的《野香亭》。下面是逐句的释义和赏析:
第一句:
- 注释: “半空栏槛倚云根”,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栏杆、栏槛在半空中,仿佛靠在云朵的边缘,给人一种高远、清幽的感觉。
- 赏析: 这句诗通过形象的描写,展现了野香亭所在之地的地理位置及其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半空”暗示了这个位置的高远,“栏槛”、“云根”则给人以轻盈、飘渺之感,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
第二句:
- 注释: “暇日登临付一樽”,表达了诗人闲暇之余登上高处,畅饮一番的惬意心情。这里的“暇日”指的是空闲的时间,“付一樽”则意味着尽情地喝上一杯酒。
- 赏析: 这句诗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追求自由、享受生活的心境。通过“付一樽”,诗人似乎在向大自然敞开心扉,与它进行心灵的交流。
第三句至第七句:
- 注释与赏析: 这三句诗分别描绘了山上的青莲、水边的绿树、花枝低拂的情景以及杜宇频频呼唤归客的哀伤,都透露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内心的感慨。
- 总结: 这四句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景观,同时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体验和哲思。诗人通过对山中的青莲、水边的绿树等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向往;而杜宇的哀鸣则反映了诗人对于人生无常、时光易逝的感慨。整体上,这些诗句构成了一首富有意境、情感丰富且结构紧凑的诗歌。
第八句:
注释: “过尽芳时游客少”,描绘了春天结束,游人稀少的景象。这里的“芳时”指的是美好的时光或者春末时节,而“游客少”则意味着这个时候很少有人来此游玩。
赏析: 这句诗通过对比,突显了春天过后,大自然回归宁静的状态。游客的减少也反映出人们对于自然之美的珍视,以及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译文:
半空栏槛倚云根,
暇日登临付一樽。
山上青莲惟见塔,
水边绿树定知村。
花枝低拂寻春骑,
杜宇频伤久客魂。
过尽芳时游客少,
一轩风雨送黄昏。
《野香亭》是一首充满自然意象和人文情感的古诗,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内心感受的抒发,表达了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宁静生活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