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日沦西汜,沧海无回波。
四时更代谢,奈此迟暮何。
我欲制颓光,惜无鲁阳戈。
凭高望八荒,■眖迷山阿。
惊风振江海,山林无静柯。
兽狂走四顾,旷野弥絓罗。
西登广武山,北顾望三河。
蓬蒿蔽极目,人少虎狼多。
喟然发长叹,抚剑徒悲歌。
注释:
杂拟十首 其三白日沉没在西边的水沟里,沧海没有回波。
四季更替交替,怎能忍受这衰老的暮年呢?
我想抑制衰颓的光阴,可惜没有鲁阳戈。
我凭倚高山远望,只看到山的那边雾气迷蒙。
狂风席卷江海,山林没有一片宁静的地方。
野兽狂跑四顾,旷野上到处都结满罗网。
向西登上广武山,向北眺望黄河和长江。
蓬草蒿草遮住了视线,人少虎狼反而多。
感慨万分长叹息,抚剑而歌徒增悲。
赏析:
这首诗通过诗人登临广武山远眺中原,面对山河依旧但人事已非的凄凉景象,表达了对时光流逝、人生易老的感慨。诗人以“白日沦西汜,沧海无回波”开篇,描绘了一个壮阔的景象:太阳渐渐沉没在西边的水沟中,海面上的波浪也消失不见。这种景象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世界的变迁,给人以无尽的思考和感慨。接着,“四时更代谢,奈此迟暮何?”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和感慨。他认为,无论春夏秋冬,季节更替,都无法改变他的迟暮之年,无法阻止时间的流逝。这种感慨反映了人生的短暂和无常。
诗人转而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力感。他感叹自己想要抑制衰颓的光阴,却因为缺乏鲁阳戈(一种传说中的神奇武器)而无法实现。这里的“制颓光”指的是抑制衰颓的光阴,而“惜无鲁阳戈”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无法实现这个目标的无奈和遗憾。这种情感既反映了诗人对于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感慨,也体现了他对现实生活的无力感。
诗人通过登高望远,看到了广袤无垠的山川大地,但所见之处却是人烟稀少,野兽横行。这种景象引发了诗人对于人生易老、世态炎凉的深沉感慨。他感慨万分长叹息,抚剑而歌徒增悲,表达了对于人生易老、世态炎凉的深深叹息和无奈。这种情感既反映了诗人对于人生易老、世态炎凉的深深感慨,也体现了他对现实的不满和愤怒。
这首诗通过诗人登临广武山远眺中原,面对山河依旧但人事已非的凄凉景象,表达了对时光流逝、人生易老的感慨。诗人以“白日沦西汜,沧海无回波”开篇,描绘了一个壮阔的景象;通过感叹自己想要抑制衰颓的光阴,却因为缺乏工具而无法实现,进一步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和感慨;最后,通过登高望远,看到了广袤无垠的山川大地,但所见之处却是人烟稀少,野兽横行,引发了诗人对于人生易老、世态炎凉的深沉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