猗猗南山竹,并生凡卉丛。
岁晏多霜雪,见别萧艾中。
我欲食鹓雏,千岁不一逢。
留之和律吕,截作嶰谷筒。
一变为清商,日暮来悲风。
清泉溉石根,上有白云封。
虚心抱静节,知音为谁容。
不如归去来,一竿钓清沣。

杂拟十首 其四

这首诗的大意是:茂盛的南山竹,与其他草木一起生长。到了年底,常被霜雪所覆盖,只能从萧艾等野草中见到它。我羡慕鹓雏(一种鸟)能千岁一遇,但无法得到它。只好将它与律吕(音律和乐器)相配,截作箫管形状,用来吹奏清商曲。一曲终了,傍晚来临,带来了悲风。清泉滋润着石头根,上面长满了白云封。它虚心守静节操,只有真正的知音才能容纳它。不如回到家乡,去湖边钓鱼,钓上一条清沣水里的鱼儿,回家慢慢品尝这美味。

译文:
茂盛的南山竹,与其他草木一起生长。到了年底,常被霜雪所覆盖,只能从萧艾等野草中见到它。我羡慕鹓雏(一种鸟)能千岁一遇,但无法得到它。只好将它与律吕(音律和乐器)相配,截作箫管形状,用来吹奏清商曲。一曲终了,傍晚来临,带来了悲风。清泉滋润着石头根,上面长满了白云封。它虚心守静节操,只有真正的知音才能容纳它。不如回到家乡,去湖边钓鱼,钓上一条清沣水里的鱼儿,回家慢慢品尝这美味。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抒情诗,诗人以南山之竹自比,表达了他对自由、独立精神的追求和向往。南山之竹生长在深山之中,不受世俗污染,具有高洁坚韧的品质,象征着诗人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和坚守。而鹓雏则是高贵典雅的鸟儿,象征纯洁高雅的品质和高尚的道德情操。诗人通过对南山竹和鹓雏的赞美,表达了自己对理想生活的渴望和追求。同时,诗人也通过对比南山竹和萧艾等野草的生长环境,揭示了社会的污浊和黑暗,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和批判。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