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衡咏思玄,屈平赋远游。
高情薄云天,意气隘九州。
朝攀扶桑枝,夕饮溺水流。
翻然不忍去,无女哀高丘。
严霜下百草,岁律聿其周。
萧兰共憔悴,已矣吾何求。
我们来逐句解读这首诗:
- 张衡咏思玄 - 张衡是东汉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和天文学家,他曾创作了《东京赋》等作品。“咏思玄”意味着对玄学的沉思或思考。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玄学主要研究道家哲学。
- 屈平赋远游 - 屈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诗人,他的作品多涉及政治和社会问题。“赋远游”可能是指屈原的作品中常描绘的远离尘世、追求理想生活的主题。
- 高情薄云天 - “高情”指的是高尚的情感或志向,“薄云天”形容其高远至极。这句话表达的是诗人对自己情感或理想的高度追求。
- 意气隘九州 - “意气”指的是意志和气概,“隘九州”表示其意志和气概覆盖整个国家。这句诗强调了诗人的志向和气概之广。
- 朝攀扶桑枝,夕饮溺水流 - “扶桑”是古代神话中的太阳神树,“溺水流”可能是比喻人生短暂或世事无常。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短暂的感慨。
- 翻然不忍去,无女哀高丘 - “翻然”意为突然,“不忍去”表示不愿意离开,“无女哀高丘”可能是指没有人能理解或同情自己的志向。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孤独和不被理解的感慨。
- 严霜下百草,岁律聿其周 - 严霜是指寒冷的霜,这里用来象征人生的艰难困苦。“岁律”指一年的律令,“聿其周”意为一年又一年地循环往复。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 萧兰共憔悴 - “萧兰”指的是两种植物,这里可能用来形容诗人自身的状态或心情。“憔悴”表示疲惫或衰弱。这句话描绘了一种身心俱疲的状态。
- 已矣吾何求 - “已矣”表示已经,“已矣吾何求”意为我已经达到了目标,对此没有更多的追求。这句话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淡泊名利的态度。
我们将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
张衡咏思玄
屈平赋远游
高情薄云天,意气隘九州。
朝攀扶桑枝,夕饮溺水流。
翻然不忍去,无女哀高丘。
严霜下百草,岁律聿其周。
萧兰共憔悴,已矣吾何求。
译文:
我想效仿张衡咏思玄,屈原赋远游。
我的情感崇高无比,意志坚定如天。
早晨我攀登扶桑树,晚上我畅饮于江水。
突然之间我不愿离去,无人能了解我心中的高远志向。
严霜降下覆盖百草,一年又一年岁月流转不息。
萧瑟的兰花与我一同憔悴,我已无更多所求。
赏析:
这首诗以“拟古九首”的形式呈现,通过对张衡和屈原这两位古代文人的模仿,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尚的人格魅力。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丰富,既体现了诗人对古代文化经典的尊崇,也表达了诗人自身对于理想、志向和情感的独特理解和追求。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以及对于人生态度的表达,诗人成功地传递了其内心的世界,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的情感波动和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