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嵓森危有老柏,几度寒泉漱秋月。
气凌层空白日寒,根贯断崖苍石裂。
奔腾逝水送流光,剥落古苔封老节。
明堂未作栋梁材,潦倒风霜半无叶。
何人胸次富泉石,巨然袖中董元笔。
崖倾岸绝无人见,夜半移舟真有力。
贤侯笔力今曹植,气象参天二千尺。
为回笔力挽万牛,顿觉烟岚少颜色。
这首诗通过描绘巨然泉岩老柏的壮美景色,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赞赏和对艺术创作的热爱之情。
诗句解析:
雪嵓森危有老柏,几度寒泉漱秋月。
注释:雪白的山峰险峻挺拔,如同古老的柏树。多少次寒泉在秋天的月光下洗涤着这棵老柏。
赏析:这里用“雪嵓”形容山峰的高耸入云,而“森危”则形容老柏的苍劲挺拔。诗人以“寒泉漱秋月”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邃的画面,使读者仿佛能够感受到那股清冽的泉水与秋夜的明月相映成趣。气凌层空白日寒,根贯断崖苍石裂。
注释:这棵老柏的气息直冲云霄,仿佛能与高悬的太阳一较高下。它的根深深扎进了断崖的岩石里,将石头都裂开了。
赏析:这句诗通过对老柏气息的描述,展现了其强大的生命力和不屈的精神。同时,诗人运用夸张的手法,将“气凌层空”与“日寒”相结合,形象地描绘出老柏与阳光竞艳的场景,让人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魅力。奔腾逝水送流光,剥落古苔封老节。
注释:奔腾的流水带走了岁月的痕迹,却留下了古苔封住了老柏的节。
赏析:这句诗以流水为喻,生动地描绘了时光流转的无情景象。老柏虽然经历了千年风雨,但依然屹立不倒,象征着坚韧不拔的精神。诗人通过“剥落古苔封老节”这一细节描写,赋予了老柏以新的生命,使之成为了历史的见证者。明堂未作栋梁材,潦倒风霜半无叶。
注释:虽然宏伟的明堂尚未建成,但它已具备了成为栋梁之才的潜力。然而,它已经遭受了太多的风霜摧残,如今只剩下半边叶子还在顽强生长。
赏析: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于历史遗迹保护的担忧以及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尽管明堂尚未完工,但其潜在的价值已经凸显出来,而那些曾经茂盛的老柏却因风霜侵袭而失去了生机。这里的对比更加突出了自然与人造建筑之间的差异,也反映了诗人对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向往。何人胸次富泉石,巨然袖中董元笔。
注释:谁的内心如此富有,竟能让巨然的笔下生出董元的笔法?
赏析:这句诗巧妙地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对艺术创造的赞美之情。他将画家巨然与书法家董元相提并论,暗示了他们作品中所蕴含的深厚文化底蕴和卓越技艺。同时,诗人通过“胸次富泉石”这一形象的比喻,赞美了那些具有丰富情感和想象力的人,他们的心境如同泉石一般清澈、纯净。崖倾岸绝无人见,夜半移舟真有力。
注释:山崖崩塌,河水奔泻,无人能够看见这一切。然而,在深夜时分,我移动船只去观察这些景象,发现它们充满了惊人的力量。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一幅壮丽的自然景观图卷。山崖崩塌、河水奔泻的景象给人以震撼之感,而深夜时分移动船只去观察这些景象更是增加了一份神秘感。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大自然的力量展现得淋漓尽致,让人不禁为之赞叹。贤侯笔力今曹植,气象参天二千尺。
注释:现在的贤侯拥有着曹植般的笔力!他的画作气势磅礴,如参天的松树一般高达两千尺。
赏析:这句诗是对当代艺术家才华的认可和赞扬。诗人将贤侯的画比作参天的松树,既表达了对其作品的高度赞誉,又暗示了其作品的艺术高度。同时,诗人还通过“气象参天二千尺”这一夸张的表述,强调了画作的宏伟壮观和超凡脱俗的艺术魅力。为回笔力挽万牛,顿觉烟岚少颜色。
注释:为了扭转这种局面而挥动笔墨时,突然觉得原本缭乱的烟岚变得少了色彩。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在创作过程中的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当诗人挥动笔墨试图扭转局面时,他突然发现原本缭绕的烟岚变得清晰起来,色彩也变得更加鲜明。这种转变使得诗人感到一种轻松愉悦的情绪,同时也体现了他对自然之美的深刻理解。
整首诗通过对巨然泉岩老柏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以及对艺术创造的热爱之意。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意象,将大自然的壮美景色展现得淋漓尽致,同时也传达了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景。